真正有用的信息大家閉口不談,這是爲啥?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麼個事,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裡,真正有用的信息,好多人就跟商量好了似的,都閉口不談。
這到底是爲啥呢?
怕被搶了機會,藏着掖着
先說說這職場上的事。
就說那升職加薪的機會吧,誰不想往上爬,多掙點錢啊。
可有些知道內部消息的人,就跟揣着個寶貝似的,死活不往外說。
我有個朋友,在一家公司幹了好幾年。
有一次,公司有個重要項目,要是做好了,升職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他偶然從一個老員工嘴裡套出了一點風聲,知道這個項目的一些關鍵要求和內部情況。
他本來想着跟關係好的同事分享一下,大家一起努力,說不定都能沾光。
結果那同事一聽,表面上跟他客客氣氣,轉頭就偷偷準備去了,還在領導面前各種表現。
我朋友這才明白,在職場上,這種能讓自己往上爬的有用信息,誰要是說出去了,那不就等於把機會拱手讓人嘛。
還有那些創業的門道,有些人發現了一個好項目,知道怎麼操作能賺錢,可他們纔不會輕易告訴別人呢。
爲啥?
怕別人也跟風做,搶了自己的生意啊。
就好比現在開網店,有人找到了一個冷門但利潤高的產品,掌握了獨特的進貨渠道和銷售技巧,他們肯定自己偷偷幹,悶聲發大財,纔不會到處宣揚呢。
涉及自身利益,不敢亂說
有些有用信息,跟自己的切身利益緊緊綁在一起,一旦說出去,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所以大家都閉口不談。
就說那投資理財的事。
有些人通過一些內部消息或者自己的研究,發現了一支潛力股,或者一個穩賺不賠的投資項目。
他們要是把這消息說出去了,萬一別人跟着投資,結果出了問題,那不得找他們算賬啊。
而且,要是這消息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還可能會擾亂市場,到時候自己也脫不了干係。
還有那些行業裡的潛規則,大家都知道,可誰都不敢輕易說出來。
爲啥?
說出來可能會得罪人,影響自己在行業裡的名聲和地位。
比如說,有些行業存在回扣的現象,你要是把這事兒捅出去了,那些靠回扣賺錢的人肯定會恨死你,以後在行業裡給你使絆子。
所以,爲了自己的利益,大家都選擇沉默。
傳統觀念束縛,不願分享
老祖宗傳下來一些觀念,也讓很多人不願意分享真正有用的信息。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觀念在很多行業裡都有。
比如說,一些手藝人,他們有自己的獨門絕技,靠着這些技藝吃飯。
要是把絕技都教給別人了,那自己的飯碗不就保不住了嗎?
所以,他們寧願把這些技藝爛在肚子裡,也不願意傳給外人。
還有那種“財不外露”的想法,很多人覺得,自己有了有用的信息,就相當於有了財富,要是說出去了,就等於把自己的財富分給了別人。
他們覺得,悶聲發財纔是正道,沒必要跟別人分享。
人情世故:沒人明說的社交暗語
求人辦事時,對方說"原則上不行",其實是讓你懂規矩;飯局上領導讓你"看着安排",是要你既顯檔次又不超標。
我表姐夫第一次給領導送禮,買了兩瓶茅臺,結果領導當場拒收。後來才明白,現在流行送"文化禮品",比如名家字畫、定製茶具,既雅緻又不落把柄。
談戀愛也是門學問。
男生總愛問"怎麼追女生",其實真正管用的不是送花表白,而是製造"情緒過山車"。
比如先冷淡再關心,或者帶她體驗新鮮刺激的事,讓多巴胺發揮作用。
但這些招數,哪個情感博主會明說?
說到底,那些真經被藏着掖着,說到底就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但普通人也不是沒轍,可以嘗試逆向思維。
別人越藏着掖着,咱越要"反偵察"。
比如想開奶茶店,別傻乎乎問加盟商,晚上蹲人家店門口數人頭啊!
我表妹當初想開奶茶店,連續半個月每晚蹲點,小本本記客流量、算翻檯率,最後發現某品牌週五晚能賣300杯!這數據比加盟廣告實在多了。
這年頭信息就像空氣,免費的往往最貴。
真正的"真經",得學會在犄角旮旯裡找,在人情世故里悟。
當所有人都朝着一個方向奔跑時,悄悄往旁邊挪半步,說不定就能撿到金子。
真正的好東西,從來不是求來的,是蹭來的、悟來的、摔跟頭摔出來的。
週一安好!
感謝你讀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