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文件正式下發!個人互聯網消費貸款提額最高至30萬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覽青 上海報道
消費金融已成爲提振消費的重要推動力。
3月14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披露,總局印發通知,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
日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獲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於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通知》(下稱“《通知》”)已正式下發,引導金融機構積極支持提振消費,豐富金融產品,便利金融服務,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具體來說,有關工作通知包括增加消費金融供給、優化消費金融管理、開展個人消費貸款紓困、加強消費金融風險管理、優化消費金融環境、形成政策合力、強化組織實施、等七大部分,共計二十項措施。
相較此前監管文件要求,《通知》在增加消費金融供給方面作出多項調整。
最大的變化在個人大額消費貸款產品的提額、延期。
《通知》要求,提高個人消費貸款額度。商業銀行可根據客戶還款能力和風險情況,實施差異化授信。對於信用良好、有大額消費需求的客戶,個人消費貸款自主支付的金額上限可階段性從 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個人互聯網消費貸款金額上限可階段性從 20萬元提高至 30 萬元。
而在此之前,據2020年《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個人互聯網消費貸款金額上限爲20萬元。
在延長個人消費貸款期限方面。《通知》要求,優化個人貸款期限政策,針對有長期消費需求的客戶,商業銀行用於個人消費的貸款期限可階段性由不超過5年延長至不超過7年。
記者瞭解到,業內對大額消費貸產品額度和期限要求的放寬已有預料。
事實上,在今年兩會期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答記者問時就透露,針對長期大額消費需求,將研究提高消費貸款額度,延長消費貸款期限。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於強化個人消費貸款資源要素保障。
《通知》提到,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個人消費貸款投放力度,合理設置消費貸款額度、期限、利率。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專業化能力,在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中對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給予不低於 10 個基點的優惠。
近年來,隨着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斷推進,通過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優惠來引導銀行業務轉型,是一大重要手段。
例如,在2020年6月央行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到,全國性銀行要發揮好帶頭作用,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優惠力度不低於50個基點。在2021年監管要求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時,也提到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改革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機制,加大對涉農業務的支持力度,特別是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全國性銀行要明確制定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方案,中小銀行可結合自身實際合理確定優惠幅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銀行App中的個人消費貸產品最高額度發生變化。例如建設銀行的“快貸”產品最高額度已從20萬元提升至30萬元;招行“閃電貸”產品的最高貸款額度也已升至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