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星座的人天生不易胖?《自然》子刊揭秘代謝密碼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命中註定的易瘦體質?答案藏在氣溫裡!

撰文|龍 蕾

引言

肥胖已成爲全球性健康挑戰,與多種代謝性疾病密切相關。然而,個體間肥胖風險的差異不僅與飲食、運動等後天因素有關,還可能受到先天條件的影響。

2025年2月,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代謝》發表了一項顛覆性研究,日本8所機構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對642名健康志願者長達17年的追蹤觀察,首次在人體證實:母親受孕時經歷的環境溫度會顯著影響後代成年後的代謝特徵[1]。

研究發現,受孕於寒冷季節(本年10月~次年3月)的新生人羣,其棕色脂肪組織(BAT)活性比溫暖季節受孕者高出1.5倍,這種差異可一直持續到成年期,並轉化爲顯著的代謝優勢——冬季受孕組平均體重指數(BMI)降低0.8kg/m2,內臟脂肪面積減少15%[1]。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種代謝效應取決於受孕時的環境溫度。研究團隊通過精密的數學模型推算,如果這一發現在全球範圍內成立,僅通過優化受孕季節選擇,理論上可使全球肥胖率降低5%~7%[1]。

星座背後的科學?

溫度如何重塑代謝藍圖

雖然用星座來解讀這一現象頗具趣味性,但其背後的生物學機制更爲深刻。將日本的氣候數據與星座週期對應分析可見:

高BAT活性組(代謝優勢組)對應星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6月~9月出生,冬季受孕)人羣的BAT活性有着78.2%的檢出率[1]。

低BAT活性組對應星座:摩羯座、水瓶座、雙魚座(12月~3月出生,夏季受孕)人羣的BAT活性僅有66.0%檢出率[1]。

研究團隊通過氣象大數據回溯發現,晝夜溫差是比絕對溫度更爲重要的預測指標。當受孕前3個月平均晝夜溫差>7℃時,後代BAT活性提升效果最爲顯著(OR=1.61,95%CI 1.028~2.519)[1]。這解釋了爲何秋季(溫差大但溫度適中)受孕的效果優於嚴冬(溫度低但溫差小)。

多維度研究方法,驗證跨代效應

爲得出研究結果,研究採用了五種獨立隊列,並結合了下列前沿技術:

BAT活性檢測:金標準氟代脫氧葡萄糖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計算機斷層掃描(FDG-PET/CT冷暴露19℃持續2小時後);血紅蛋白濃度。

能量代謝評估:測定寒冷誘導產熱(CIT);總能量消耗(TEE)。

氣象學分析:採集溫度、溼度等參數;計算晝夜溫差。

統計模型:結構方程模型分析BAT對BMI的介導效應;多變量回歸控制年齡、性別、吸菸等混雜因素。

研究團隊首先在356名健康年輕男性(隊列1)中進行了嚴格控制的試驗。志願者在標準化冷暴露後接受PET掃描評估BAT水平。根據日本本土氣候特徵,研究者將受孕季節劃分爲溫暖季(4月16日~10月16日)和寒冷季(其他時間)。結果顯示,寒冷季受孕出生者的BAT活性顯著更高,高水平BAT檢出率達78.2%,而溫暖季組僅爲66.0%(P=0.007)[1]。

結論具有普適性

爲增強結論的普適性,研究者在更廣泛的人羣(隊列2,n=286,20~78歲,男女混合)中進行了驗證。結果與隊列1高度一致:寒冷季受孕出生組的高水平BAT比例爲56.4%,顯著高於溫暖季組的44.4%[1]。這種跨隊列的一致性有力支持了研究結論的可靠性。

進一步的機制研究發現(隊列3,n=42),寒冷季受孕出生者在標準化冷暴露後表現出更強的非顫抖性產熱能力(CIT)[1]。無論是在夏季還是冬季進行的測試,這種代謝優勢都穩定存在。

在飲食誘導產熱(DIT)測試中(隊列4,n=23),寒冷季受孕出生的男性同樣顯示出更強的餐後能量消耗能力[1]。

更深入的分析發現,溫度的影響存在特定的時間窗口和強度閾值。受孕前60~90天的環境溫度最爲關鍵,當這段時間的晝夜溫差超過7℃時,對後代代謝的積極影響達到最大化。

小結

在漫長的進化歷程中,我們的身體似乎發展出了一套精妙的預警系統——當感知到寒冷環境信號時,就會爲下一代預設更強的產熱能力。這種適應機制在食物匱乏的古代是生存優勢,而在能量過剩的現代社會,則意外成爲了對抗肥胖的天然屏障。

這項開創性研究首次在人體證實了受孕環境對代謝健康的跨代影響,爲理解肥胖的先天因素提供了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1].Yoneshiro T, Matsushita M, Fuse-Hamaoka S, Kuroiwa M, Kurosawa Y, Yamada Y, Arai M, Wei Y, Iida M, Kuma K, Kameya T, Harada T, Matsumura Y, Osawa T, Aoki Y, Nakamura H, Hamaoka T, Sakai J, Saito M. Pre-fertilization-origin preservation of brown fat-mediated energy expenditure in humans. Nat Metab. 2025 Apr 7.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