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臺文學周 促文學滋養兩岸

熱門話題

日前,第二屆「浙臺文學周」暨浙臺兒童文學交流活動在浙江衢州舉辦,80多位作家開展爲期近一週的採風、研討等活動。「兩岸作家講述的故事是屬於中華民族的故事,這一定需要我們熟讀經典,甚至是反覆誦讀。」大陸作家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在會上發言時說。

曹文軒分享心得稱,兩岸作家要與經典的文學作品爲伴,與中華民族積累的優秀文學經典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這樣才能夠從中汲取養分,將文學敘述轉變爲全人類的精神財富,真正講好中華民族故事。

臺灣兒童文學作家粘忘凡表示,「兒童文學作品是給小孩子看的,但也體現對這個時代、環境的觀察。在創作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受去內化和沉澱,並轉化爲兒童能夠接受的語言。」希望未來有機會和大陸的從業者合作推出繪本等作品,共同滋養兩岸後代的心靈。

臺灣文學家紀明宗參與此次交流活動,並分享了作品「過衢行」的創作。

過衢行──以爛柯山爲重心

文/紀明宗

(1)山若扮主人

河便是過客

況浮雲邀流水下棋

一條隱形的漢界

等我們移步詩蹄

我來到你的曠宇

北緯東經──縱橫一度有餘

撫觸過幾根胸肋,深知山水

自證其美,毋庸我從海的對岸

再帶來意象附麗

(2)並非迷於崑劇

就這麼走入爛柯

別說只是砍柴路過的

我從蕭山來,帶着

兩百公里的風雨

(往前再推是──

隔了五百公里的大肚山)

沒有人敢說

鐵的斧柄不會鏽蝕

尤其是浸潤過烏溪江水的

(3)有人問說烏溪與楚河

你比較喜歡哪裡?

──飛鳥尚未回答

就越過了蒼翠的天際

看霞光與雲朵在空中對弈

有人復問牡丹亭與日遲亭

你會到哪裡躲雨?

我知道等月光灑落……

石樑橫胸自會擡起風雲

那隻石鶴佇立亭頂

歛藏於翮羽裡的雲

在高翹的檐角

等風晾乾

(4)是誰還在風中輕顫?年輪

可曾記得所有的風雨與驚雷

山風過來颯颯割下幾片落葉

(陽光的蹄子又斜移着樹影)

我們是進退失據的馬前卒

看時光在山河之間

對弈一磐大碁

(5)越過青霞第八洞,遲日亭旁

石人與樑曉明力撐着石壁洞天

山說百千年來,不少履印與斧痕

當然近來汽車、遊覽車的輪跡……

也不怎麼陌生──這是新創的碁路

胸腹之中運轉來了王質與楊盈川

夢中皆未曾想過的現代詩

(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