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十八條硬核舉措助力民營經濟再添強勁動能

朱晶晶、市聞

近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圍繞五大領域推出十八條具體措施,明確到2025年底實現市場監管效能全面提升,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根據《通知》,至2025年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年服務企業20000家次以上,推動1000家“大企”結對5萬戶個體工商戶,市場監管涉企現場檢查總量降低20%,重點涉外知識產權糾紛指導率100%,全省公平競爭環境社會滿意率達到96%以上。

《通知》將優化政務服務作爲首要任務,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在准入準營領域,浙江將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探索建立名稱預防性保護機制,並推動外國(地區)自然人投資企業登記全程網辦。同時,依託“浙裡企航”助企準營服務改革試點,深化企業信息變更、註銷、信用修復等高頻事項的“一件事”集成辦理,提升企業辦事效率。

針對連鎖企業年報成本高的問題,浙江創新推出“年報+”服務,開發批量導入和單個分公司填報功能。此外,電子營業執照“企業碼”應用將進一步升級,推動跨區域、跨部門互通共享,並以行業、街區、綜合體爲重點打造應用示範樣板,助力企業“一碼通行”。

在維護公平競爭方面,《通知》明確將開展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專項行動,制定招標投標等重點領域公平競爭審查指引,並建設智能審查平臺,保障民營企業平等參與市場競爭。針對民營企業競爭合規能力建設,浙江將修訂《浙江省企業競爭合規指引》,實施重點企業反壟斷合規輔導,並通過經營者集中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幫助企業解決投資併購中的實際問題。

針對涉企收費亂象,浙江將聚焦港口、水電氣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嚴查亂收費行爲,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強化創新賦能是《通知》的核心亮點之一。

浙江計劃實施知識產權興企行動,建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服務專員機制,爲1500家企業提供個性化指導,全年新實施省級高價值專利培育項目100項以上,新增高價值專利1萬件。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將推進專利侵權糾紛“簡案快辦”,探索海外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試點,並健全“出海風險評估+侵權責任險”保障機制,護航企業“走出去”。

質量提升方面,浙江將引導5000家企業導入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實施100個以上質量攻堅項目,並打造“浙江精品”品牌矩陣。標準化建設同步發力,計劃在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等領域研製國家標準20項以上,牽頭或參與國際標準10項以上,搶佔行業話語權。此外,浙江還將優化檢測認證機制,探索碳排放與能源計量聯動審查,並簡化出口轉內銷產品CCC認證程序,助力企業綠色轉型。

爲提升主體培育質效,浙江還將實施信用賦能行動,歸集信用數據並試點企業信用綜合評價,同時完善信用承諾機制,鼓勵企業通過公開承諾等方式增強信用。針對個體工商戶,深化“大企幫小店”行動,推動製造業、電商平臺等領域大企業對產業鏈個體戶的幫扶,並聯合金融機構深化融資支持政策,探索經營保險等創新服務。

平臺經濟規範發展亦被重點提及。浙江將引導網絡平臺扶持中小微主體,建立算法規則公開機制,並開展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專項整治,嚴查刷單炒信、虛構人氣等行爲。

在執法監管領域,浙江將全面推行“市監綜合查一次”,編制年度檢查計劃並精減檢查事項,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深化服務型執法理念,規範行政處罰裁量權,嚴格落實“八個嚴禁”“十個不得”,避免“小過重罰”。針對職業索賠亂象,浙江將綜合運用“輕微免罰、首違不罰”政策,精準區分投訴舉報性質,維護企業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