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率先推出提振消費省域方案,突出增收減負、共富味與科技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柳寧馨 實習生王梓欣 杭州報道

今年一開年,消費增長穩健起步。前2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731億元,同比增長4.0%,比上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

如何讓消費持續向好,帶來更多經濟活力?地方政府正積極落實中央部署,提振消費從需求側入手,關鍵在增收減負。

日前,中辦、國辦出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圍繞以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願,提出八個方面30條舉措。

浙江提出,力爭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以上,而2024年浙江社消零增速爲4.0%,想要在今年完成既定目標,浙江仍需集中發力,關鍵是解決居民消費的“急難愁盼”問題。

在國家發佈提振消費專項政策後,浙江迅速出臺《大力提振和擴大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浙江特色的七大行動明確了具體方向,包括居民增收、居民減負、擴大大宗消費、促進服務消費、提升消費品質、優化消費環境、減少消費限制等。

在提振消費方面,浙江突出共富味、含金量、科技感、煙火氣。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曙明表示,《實施方案》除了全面承接好、落實好國家方案的部署要求外,同時緊密結合浙江省實際,“浙江特色”主要包括以增收減負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以真金白銀提升居民消費獲得感、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以豐富便捷消費場景增強消費意願。

解決居民增收減負真問題

在3月15日的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提出,消費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和收入差距比較大相關的,實際上是一個經濟增長的寬度問題,即把全體社會成員分成十組,這些人不同的部分在多大程度上對已有的生產能力能夠產生有效的需求。

劉世錦認爲,現在要和過去抓投資一樣來抓消費,這方面工作力度包括資金投放需要有一個很大的轉變。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具體包括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紮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等。第二項任務就是從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的消費能力保障支持。

廣東白雲學院應用經濟學院院長王先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提振消費的重點應該是從需求側充分挖掘激發消費需求,這樣纔會有顯著的成效,無論從規模、結構角度,還是從短期、長期效果,在需求側發力提振消費不可繞過。

“提振消費主要的痛點也在需求側,在於消費的衝動、願望和實現之間的矛盾,要釋放消費力必須要增強消費者的購買力,這又需要收入保障和收入預期,無論是增加收入、減稅,還是發放消費券,都是激發人們消費能力的途徑。”王先慶說。

浙江的《實施方案》提出實施居民增收和減負行動,也細化一些目標。浙江提出,2025年力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爲80萬重點羣體提供就業幫扶,省外勞動力規模和省外脫貧勞動力規模分別保持在2300萬和240萬人,開展重點領域就業技能培訓和企業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50萬人次以上。

和國家的方案相比,浙江在實施居民增收行動方面,鼓勵創業,支持由政府投資或社會共建的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設立退役軍人或高校畢業生專區。

具體而言,浙江提出,符合條件的在校大學生、畢業5年以內高校畢業生等重點人羣創業,可按規定享受一次性創業社保補貼、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落實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浙江工商大學中非經貿研究院院長、消費與流通研究院副院長趙浩興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浙江的提振消費政策有明確的目標和數據要求,也結合浙江民營經濟發達、消費活躍的特徵。例如,在爲居民增收減負過程中,鼓勵提高就業率,也鼓勵創業,多方面增加居民收入。

針對企業,在國家提出的紮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導向上,浙江進一步提出,依法嚴懲惡意欠薪等違法失信行爲,努力實現政府無欠款、浙江無欠薪。

特別是在居民減負方面,浙江聚焦重點羣體負擔重、“不敢消費”等問題,提出結婚生育、優學優教、醫療保障、養老助老等4條具體舉措,這是基於浙江“藏富於民”“共同富裕”的基礎,也是浙江努力的方向。

例如,在國家頒佈生育補貼支持以外,浙江省增加了“在有條件的地方發放結婚消費券、托育券,開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務”的政策。

教育方面,浙江提出山區海島“縣中崛起”,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範圍,並具體提出2025年,新增公辦普通高中新生學位2萬個,爲持有居住證的農民工隨遷子女100%提供義務教育公辦學位。

醫療保障方面,浙江將具體針對流行的結直腸癌進行篩查,爲全省60週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接種流感疫苗。

張曙明表示,浙江一是要多措並舉促進增收,通過穩定就業、鼓勵創業、職業培訓,積極拓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就業新空間,完善工資增長機制,實現居民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二是要千方百計推進減負,瞄準老人、小孩、學生、農民等重點羣體,通過開展普惠托育、提高醫保標準、養老金等,加強公共服務保障,真正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

大力發展新型消費

王先慶認爲,提升消費品質,就是發掘未來新型消費的增長點,例如人們參與冰雪運動、進行觀光旅遊、觀看演出等品質類消費潛力非常大。

在促進服務消費方面,浙江提出餐飲服務、體育賽事、冰雪經濟、演藝經濟、文旅融合、郵輪旅遊等6條舉措,也將舉辦國際級體育賽事30場以上、國家級體育賽事200場以上,舉辦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150場以上。

據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副廳長李新芳透露,2024年浙江全省共舉辦營業性演出4.5萬場,實現票房44.7億元。其中音樂節場次排名全國第一,旅遊演藝場次全國第二,大型演唱會場次全國第三。

接下來,浙江將繼續創新演唱會“後一天經濟”模式,聯合商圈推出消費滿減等活動,定製“演藝+微度假”路線,讓優質演出成爲城市文旅的“流量入口”。

浙江是數字經濟大省,去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擁有一批創新型企業,同時具備紮實的製造業基礎,這爲浙江省積極搶佔數字消費新賽道、加快培育消費新增長點提供堅實支撐和有利條件。

提升消費品質行動方面,浙江聚焦打造消費熱點、提升消費品質,提出首發經濟、新型消費、市集煥新等3條具體舉措。

《實施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新型消費,積極發展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社區團購、興趣電商等新型業態,煥新歷史經典、中華老字號產品,促進“人工智能+消費”,打造國漫影視、數字內容、二次元等青年消費熱點。

在趙浩興看來,浙江的製造業大量服務於消費,線上線下市場都是以消費品爲主,浙江提出的促進“人工智能+消費”、打造青年消費熱點等內容,都是發揮浙江平臺經濟和消費市場的優勢,在擴大大衆消費和提高消費品質方面同時發力。

浙江還將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制定首店、首發、首秀、首展專項政策,積極引進高能級首店。浙江還將差異化打造音樂、美食、潮流、非遺、後備箱等特色市集,2025年打造30個具有全省標杆引領作用的共富市集。

“浙江大力支持首發經濟和首店經濟,這是消費創新的驅動器。”趙浩興也提醒道,當前提振消費不能停留在表面,也需要長期過程,要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增收減負、實現商業創新的道路還很漫長。

此外,《實施方案》還明確,加強消費與金融、產業、投資等政策協同聯動。

張曙明表示,浙江將進一步加強智能穿戴、自動駕駛、腦機接口、機器人等新型消費和未來消費領域重大項目、應用場景的謀劃落地,開闢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以消費升級引領項目投資、產業升級,着力構建消費與投資、產業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