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纔是《蠻好的人生》
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弄堂裡飄來的蔥油餅香氣,梧桐樹下斑駁的陽光,黃浦江畔晝夜不息的車流……最近,一部上海出品的電視劇《蠻好的人生》在央視8套播出期間,收視率1.62%創下了年度最高紀錄。5月12日,該劇在京舉辦研討會,與會專家、主創認爲,該劇帶着觀衆在追劇的同時“閱讀”上海,感受這座城市的溫度與深度。在石庫門的煙火氣與寫字樓的玻璃幕牆間,編織出胡曼黎(孫儷 飾)的人生圖譜。這座城市既賦予她“精明強幹”的生存法則,也教會她與生活和解的智慧,讓“努力奔跑”與“接納不完美”的命題,在魔都的晨昏線間顯得格外真實可觸。
上海,是奮鬥者逐夢的地方。《蠻好的人生》以保險行業爲切口,通過主人公的職場沉浮與人生逆襲,通過“以小見大”的創作理念,將保單背後的社會議題與城市的人文關懷緊密結合。觀衆通過熒屏,既看到了高端總裁的優渥生活,也看到了看門大爺和買菜大媽的貼地日常,並對住房、教育、醫療、養老,職場等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問題,進行了一站式的呈現。同時也讓觀衆瞭解了保險銷售行業的酸甜苦辣。正如孫儷所說,在播這部劇之前,很多人對保險銷售是有誤解的,這部劇起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從人物塑造角度看,很多與會專家認爲,胡曼黎的形象突破了一般電視劇中大女主的完美人設,呈現出人性的多面性和立體感,她既有活在現實中的市儈算計和虛榮浮誇,又有埋在骨子裡的淳厚閃亮和堅忍不拔,這讓角色更加真實生動、鮮活可感。此外,該劇以現實主義筆法,映射了當代社會生活的真實剖面:職場的阿諛、婚姻的背叛、中年的危機、生活的壓力……都被細膩而真實地展現出來,讓觀衆產生強烈共鳴。真正的“蠻好”,不是活成別人眼中的光鮮模樣,而是在努力奔跑的路上,學會與自己的慾望、脆弱、不完美和解。
《蠻好的人生》也讓觀衆看到上海蠻好的風景。該劇在上海進行了大量的實地取景,據不完全統計,共露出了近90處遍佈上海各處的城市及區域地標。難能可貴的是,這些場景不僅僅是影視劇的背景,更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元素,從東方明珠的璀璨夜景到石庫門弄堂的市井煙火,從虹橋CBD的摩登繁華到松江老城的生活質感,全方位展現了上海“海納百川、兼容幷蓄”的城市特質。
隨着臺網熱播,該劇引發的城市文旅打卡已形成規模效應。據悉,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期間,片方聯合網絡平臺、相關區和文旅企業,針對不同人羣,精心設計了“環東方明珠”“文藝梧桐區”“洋房復古”“踏青野趣”4條劇集同款打卡路線,受到劇迷和遊客的歡迎,話題“胡曼黎我來滬你了”還登上微博熱搜。很多相關單位紛紛發佈“跟着《蠻好的人生》打卡蠻好的上海”,帶動了“影視IP+線下體驗”的模式,這也是上海文旅融合新範式的生動實踐。
《蠻好的人生》播完了,胡曼黎的故事還在繼續,這座城市永遠有人跌倒、有人爬起來、有人奔跑……在上海的生活,真的蠻好。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