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劇靠什麼觸動韓國年輕人
韓國《亞洲日報》3月19日文章,原題:活着,就能活下去 近日,網飛原創劇集《苦盡柑來遇見你》在年輕一代之間掀起熱潮。該劇講述出生在韓國濟州島叛逆勇敢的女孩吳愛純與男孩樑寬植攜手度過人生風雨的故事。愛純是一名海女的女兒,她曾經夢想進入大學併成爲詩人,但母親的去世與重男輕女的社會現實讓她無奈放棄理想。後來,在丈夫寬植、家人和鄰里的支持下,她努力重新振作,堅強生活。然而,愛純的悲劇並未就此終結。一次意外中,她的失誤導致年幼的兒子喪生,她因此陷入自責和絕望。在人生的低谷,去世的母親在夢裡告訴她:“活着,就能活下去。”最終,在家人和鄰里的幫助下,愛純重新出發,繼續前行。這部劇不僅觸動韓國年輕一代的心,同時引發海外觀衆的共鳴。與社會對MZ世代(千禧世代和Z世代的統稱)的偏見不同,當代青年並非一味追求“一夜暴富”或“我行我素”的生活,而是渴望一個即使失敗也能像愛純和寬植一樣重新站起來的社會。韓國僱用信息院近日發佈的“待業”青年統計調查顯示,近50萬“待業”青年希望政府提供的就業支援並非單純的生活補助(50.6%),而是更傾向於職業培訓(59.3%)和就業推薦與信息提供(54.7%)。面對嚴峻的就業環境,青年們想要的也從來都不是“魚”,而是“漁”。就像愛純的信念延續至女兒金明一樣,父母一代“活着,就能活下去”的寶貴精神應該成爲社會留給青年的財富。面對經濟不景氣、就業競爭、社會壓力等諸多挑戰,青年需要的不僅僅是短期援助,更重要的是機會和環境。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整個社會,都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創造一個既包容失敗、又鼓勵奮鬥的世界,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重新出發,迎接未來。(作者陳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