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重慶分行以案說險:警惕從天而降的短視頻平臺費用套路

近期,一類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頻發,不法分子冒充短視頻平臺“客服”,謊稱受害人開通了平臺會員、直播權限、付費項目等,並告知每月會自動扣費,並以幫助受害人取消會員、費用等爲由實施詐騙侵害。

典型案例

陳某接陌生電話,對方稱某短視頻客服,詢問陳某是否購買了百萬保險。待陳某掛斷後不久,對方再次致電聲稱陳某可能誤點平臺保險購買,雖首月免費,但次月起每月繳2000元,共扣3年7.2萬元,如果確屬誤點,可在線教陳某取消。隨後,陳某按照對方提供的網址與二維碼,在對方的要求下操作手機,掃臉驗證並將驗證碼提供給對方,而後羅某發現自己名下銀行卡上的錢被轉走約36萬元。

夏某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短視頻平臺客服,稱夏某的短視頻賬號開通了直播權限,該服務目前處於自動續費狀態,如不關閉,將連續每月從夏某的微信賬戶、支付寶賬戶、銀行卡內自動扣款800元。接着,對方指導夏某進入該平臺並誤認爲自己賬號已開通直播權限。夏某按照“客服”要求下載陌生APP,並在其指導下進行刷臉操作後將驗證碼告知對方。最終被騙子以“遠程控制”的方式操縱其手機銀行轉走18.2萬元。

套路解析

詐騙分子第一步會冒充各大平臺官方客服,通過非法渠道獲取用戶信息後,發送短信或撥打電話給受害者,聲稱受害者開通了“直播會員”或其他類似業務,現在已經到期,如果不取消的話接下來將每月自動扣費,費用通常較高,引起受害者恐慌。

第二步編造“無法自行操作”“驗證銀行卡資金”“操作失誤”等藉口,讓受害者點擊釣魚鏈接或下載APP,將銀行卡餘額轉到指定的銀行賬戶進行驗證,有時還會誘導受害者下載手機屏幕共享軟件,通過屏幕共享實時掌握用戶操作情況。

第三步以“保護用戶錢款”爲由讓受害者將錢款轉至所謂的 “安全賬戶”,並承諾驗證結束後會原路返還資金。然而一旦完成轉賬,錢款便會被詐騙分子轉走,且不會返還。

風險提示

不要輕信客服來電。正規客服不會通過電話要求下載APP或提供銀行卡信息。

不要下載陌生APP,不要向陌生賬號轉賬。不要隨意點擊陌生人提供的網址或下載不明來源的APP。銀行卡密碼、驗證碼和人臉識別等均是私密信息,絕不可透露給他人。

及時接聽96110電話。96110爲反詐電話,來電要及時接聽!遇到可疑情況,請尋求警方或官方平臺的幫助。

若發現手機被遠程控制,應立即開啓手機“飛行模式”、關閉手機網絡或拔掉電話卡等,確保不法分子無法遠程操控。同時,待手機恢復後,應及時修改相關密碼並提升認證方式安全等級。

若發現被騙,應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警方會幫你對相關賬戶進行緊急止付,及時攔截,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同時,請梳理收集相關證據,如準確完整記錄騙子的聊天賬號、雙方聊天記錄等信息;保存好匯款或轉賬的憑證,如ATM機轉賬憑條及微信、支付寶、銀行轉賬的截圖,並儘快到派出所報案。(招行重慶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