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豐原玫瑰記憶!臺中花農夫妻溫室種植 社區營造推廣在地產業
農民江欽賀(左)與太太顏淑弦是豐原區唯一僅剩的玫瑰花園農主。(李京升攝)
臺中市豐原區早在1950年代是玫瑰主要的產區之1,全盛時期超過數百公頃玫瑰花田,如今豐原區僅剩鐮村裡有1處溫室玫瑰花園,花園主人江欽賀與太太顏淑弦栽種彩色玫瑰供應切花市場,夫妻倆爲復興玫瑰產業,也投入社區營造,開放鄰近幼兒園、社區長輩參訪,並希望推廣豐原碩果僅存的玫瑰產業。
豐原位於臺中盆地北部,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適合玫瑰栽種,根據豐原區公所文史調查,1950至1980年代是黃金時期,當時豐原玫瑰種植面積超過數百公頃,主要供應日本、香港等市場,是全臺最大玫瑰產區之1 。
但隨着豐原地區朝向都市發展、農友老化,玫瑰產業逐漸凋零,豐原區花卉產銷班第一班班員江欽賀,是豐原區碩果僅存仍有栽種玫瑰的農民。江欽賀與太太顏淑弦在豐原鐮村社區打造溫室玫瑰園,盼持續推廣玫瑰產業。
江欽賀表示,父執輩都是務農,他從小在農村長大,他自幼跟奶奶感情交情甚篤,也因爲奶奶熱愛插花、種花,讓他耳濡目染喜歡上花卉,求學期間更考取園藝師等證照,26年前、30歲那年爲幫奶奶重建房子,跟叔叔學花藝返鄉闢建玫瑰花園。
他說,他的溫室玫瑰花園約7分地大,栽種10多種品種的觀賞玫瑰、食用玫瑰,入行起初連續5年賠錢,他不惜貸款蓋溫室,並向專家請教、農改場上課,才慢慢抓住種玫瑰要領。
如今江欽賀與太太顏淑弦經營的溫室玫瑰花園,在地方上小有名氣,爲回饋家鄉,他們近年投入社區營造,開放鄰近幼兒園、社區長輩參訪,更前往社區關懷據點幫長輩們上花藝課。
顏淑弦表示,這幾年天候異常、病蟲害多,讓玫瑰花栽種不易,但爲讓大家認識豐原早期興盛玫瑰產業,她和先生江欽賀結合社會文化,研發出玫瑰香膏、玫瑰花茶等副產品,希望透過他們花卉專業,讓社區重新活絡同時認識在地玫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