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與刑警聯手推「跨行即時攔截預警」打詐 銀行公會同步研議
▲兆豐金控總部大樓外觀。(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銀行打詐有新招,兆豐銀行領軍的「金融與科技反詐大聯盟」和刑事警察局合作,有望進一步擴及銀行同業。據指出,兆豐銀已向金管會提出新計劃,透過銀行之間的「去識別化」資料交換即時讓警鈴響起,當民衆試圖在第二、三家,甚至更多的銀行能即時攔阻可疑匯款,以免造成更多被害人。
兆豐金暨兆豐銀董事長董瑞斌身兼銀行公會理事長,業界認爲兆豐銀帶頭推打詐新招,在銀行同業間的推廣效果會更明顯,日前兆豐銀召開「金融與科技反詐大聯盟」,除了透過跨銀行之間聯防之外,亦有串聯三大電信業者、LINE的具體合作計劃,並已向金管會作過相關的簡報,跨銀行聯防計劃與串聯三大電信業者、LINE提供銀行阻詐聯防資料的具體合作計劃有關,惟上述計劃屬於資料的跨機構分享,事涉到民衆個資有關。
銀行要如何進行阻詐,尺度拿捏不好恐怕觸犯個資法,因此,金管會已指示銀行公會的「打詐委員會」進行討論,近期內將有明朗的結果;另據瞭解,打詐聯盟目前亦在評估該新系統建置和資料的分享,是否需要經過金管會「沙盒試驗」的程序。
兆豐銀行所領軍的阻詐大聯盟與刑事警察局合作,就是建立起新的打詐資料庫系統,該系統可能直接建置在刑事警察局,刑事局的系統中,會有來自虛擬錢包、銀行帳戶、LINE帳號、三大電信業者門號等四大領域的跨產業生態圈的資料比對,主動找出黑名單與警示帳戶有高度連結性的灰名單到反詐平臺,進而提供給銀行業者在第一線面對客戶要求提款或匯款時,能即時攔截。
惟「金融與科技反詐大聯盟」啓動跨機構的比對,除了銀行去查帳號是否曾和高風險帳戶互轉之外,電信業者也會去調查門號是否爲短期預付卡門號,以及是否有詐騙電話紀錄,倘若比對之後是高風險帳戶,就會由銀行勸阻民衆不要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