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新停車場確定不做木新市場中繼點 北市都委會通過蓋社宅
臺北市都委會今審議「樟新停車場基地」從機關用地變更爲社福及機關用地。記者林佳彣/攝影
北市木新市場改建爭議,市場處原擇中繼市場之一的樟新停車場基地,因都發局規畫興建社宅,引發在地反彈。北市都委會今再度審議用地變更,因市場處已無中繼市場需求、市府也有興辦社宅急迫性,委員均無意見,全案通過,預計2031年完工。
文山區實踐段二小段667地號原爲市場用地,因已無作市場使用需求,2009年變更爲機關用地,因周邊地區有停車需求,暫維持作臨時停車場使用迄今,面積1305.48平方公尺,周邊有幼兒園、樟新區民活動中心等完善社福設施。
去年市場處將該址樟新停車場基地作爲木新市場改建的9處中繼點場址之一,但因都發局規畫在此蓋社宅,當地反彈。都委會去年10月17日會議決議,公民團體陳情木新市場中繼的設置問題,請市府協調確認改建方案後,再提會審議用地變更。
都委會今再度審議該案,都發局報告,市場處去年12月發函指出,木新市場經臺北市土木技師公會評估結果,規畫以「耐震補強方案」,建物可再使用約13年,市場處目前尚無作市場中繼使用的需求。
都發局說,原機關用地雖可依都市計劃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辦法蓋社宅,但有「使用容積樓地板面積不得超過總容積樓地板面積1/2」限制,因此提案都委會變更爲社福及機關用地,提升社宅存量,開闢經費12.8億元,由臺北市住宅基金支應。
另外,民衆在公開展覽說明會提及,希望可納入托老托幼等社福設施、在地保障名額,也有人認爲該處社宅89戶的效益不足。都發局迴應,用地變更後,社福設施皆爲容許使用項目,該址基地形狀方整,土地權屬爲市有且素地、區位便捷,加上社宅申辦踊躍、候補者多,仍有興辦需求。
都委會委員均無意見,主席李四川裁示通過。都發局會後表示,樟新水岸社會住宅2區正進行先期規畫,因基地規模較小,因此全棟以社宅爲主共89戶,且考量地方需求,在2樓規畫多功能空間,提供社宅承租戶及里長辦公處等依「臺北市社會住宅公共空間使用管理規約通則」申請使用。
都發局說,已編列2024年規畫設計預算約9558萬元,依市議會但書「樟新停車場基地規劃興建社會住宅得進行先期規畫,並與地方充分溝通後,始得動支後續經費。」都發局今年將持續與當地民衆妥善溝通,預計2027年開工、2031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