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特色優勢 走出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子

昨日召開的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全面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遊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決定》。這對於成都走出一條彰顯城市特色優勢的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新路子,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建設文化強國、旅遊強國、體育強國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爲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爲成都以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爲重要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支持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旅遊名城,做強引領全省文旅發展的核心引擎。成都要堅定抓好貫徹落實,加快推動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轉化爲高質量發展優勢。

成都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城市發展的重要財富。近年來,不斷擦亮“三城三都”品牌,成都有條件、有責任擔負起建設世界文化旅遊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使命。

文商旅體貫通三次產業、鏈接供需兩端,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牽引作用。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建設世界文化旅遊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體現了“投資於人”的發展理念和“產業—場景—市場—體驗”的發展邏輯,具有消費促進、百業融合、富民增收等多重功能,是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促開放的重要舉措。它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協同共享、相互賦能、集鏈成圈的資源整合、業態融合和場景聚合。爲此,全會部署了“五個方面任務”,要求在品牌塑造、產業培育、場景創新、市場拓展、機制改革上下更大功夫。

塑造品牌,就是要以“公園城市·幸福成都”文商旅體品牌爲內核,以城市文旅名片和消費地標爲承載,內強品質、外塑形象,把成都作爲中國最具活力和幸福感城市的金字招牌叫得更響、擦得更亮;培育產業,要緊扣文商旅體產業鏈長、關聯度強、附加值高的特點,加快推動文商旅體產業鏈式協同、集羣發展、能級提升;創新場景,要突出遊客需求導向和滿意標準,結合成都實際,從都市、山水、鄉村維度構建全空間全地貌的融合場景,豐富全域全貌場景供給,讓場景成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最佳產品呈現;拓展市場,要將國際國內遊客“引進來”,推動蓉品蓉企“走出去”,要構建舒適便捷設施體系,打造放心舒心消費環境,軟硬結合、全方位提升;改革機制,讓文商旅體融得了、融得好,必須依靠科學技術支撐和關鍵要素保障,強化科技賦能和要素支撐,創新創造新產品、新模式,構建支撐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良好生態。

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着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融合發展的內生動力活力,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強化工作閉環管理,堅決杜絕亂鋪攤子,做到盡力而爲、量力而行。

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是新時代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興城興業、富民惠民的長遠之策。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遊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爲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成都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