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華掌大同 三立董座登第二大股東
大同昨開董事會,推選三立集團董事長張榮華爲新任董事長,今起生效。市場解讀,大同在完成財務重整後,由具備地產與媒體雙重背景的張榮華,接手主導龐大資產活化工作,此爲大同經營權趨穩、本業開始獲利後的重要佈局。
外界認爲,張榮華深諳房地產開發與媒體宣傳之道,大同現有的土地資產與日漸成長的綠能事業,正是三立集團近期關注的兩大核心。部分市場人士也說,張榮華政商關係良好,有望在政策利多下獲得更多支持。
大同發言人暨策略長丁爾昆表示,經營策略短期不會有太大變動,一切延續原訂的策略方向。董座王光祥將轉任新設的大同會長(總裁)以協助張榮華,確保策略一致性與穩定性。
二○二○年,大同經營權由王光祥與臺商鄭文逸領軍的市場派,擊敗代表大同家族的前董事長林郭文豔。大同最新年報顯示,張榮華透過三立集團旗下多家公司斥資五十二點八五億元,取得大同約百分之六點○七股權,成爲僅次於王光祥的第二大股東。
大同指出,王光祥在位期間逐步完成階段性任務,包括爲全體員工調薪、彌補公司累積逾百億元虧損,暌違廿三年後在今年發出每股三點一元現金股利,完成對股東的承諾。
大同營運體質雖已轉佳,但坐擁全臺逾四十六萬坪土地資產,因複雜的產權與人事糾葛,活化進度始終緩慢。業界高度關注,張榮華過去在房地產事業的成功經驗,爲大同龐大資產的開發注入新動能。丁爾昆說,資產活化部分絕對尊重大同資產開發董事長吳振隆的規畫,相關決策會由高層共同討論,但主導權仍尊重專業,因吳振隆最瞭解相關狀況。
張榮華接手百年老店也面臨不小的挑戰,大同近期因違反政府採購法,被停權三年,對大同的營運不可說毫無影響;此外,子公司的舊案官司未了,包括當初子公司華映轉投資中國華映在二○一八年重整,後來華映更宣佈破產,大同除了要認列虧損外,二○二三年面臨大陸法院判決要支付當初承諾的業績補償款,本案預估九月宣判,是財務上的未爆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