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華一個單純念頭接手大同董座 自爆一度「非常掙扎」

張榮華接任大同董座滿月,定調改革三方向。(資料照)

大同董事長張榮華接掌大同董座,26日發出致大同集團全體同仁信函,分享入主大同的心路歷程,並提出管理風格、大同的問題,以及未來的方向,他指出,大同管理風格「實話直說、追求高效率」,過去大同的問題在於「人和制度」出了問題,未來要盤點及聚焦,把資源用在最有競爭力的領域,不只是要「活下來」,而是要邁向國際化、科技化、永續化。

張榮華接手大同董座一個多月來,26日首次召集集團及各關企主管及工會代表發表談話,併發出一封給全體同仁的一封信。

他表示,幾個月前的一次餐會,前董事長王光祥問他是否有意願投資大同,因而開啓了這段意外的旅程,對於接手董座一職,起初非常掙扎,因爲要離開舒適圈,投身一個陌生而充滿挑戰的環境,後來他心中浮現一個念頭,如果能帶領大同找回百年榮耀,這將是一生最大的榮幸與使命,於是決定接手大同董座。

這段時間他和團隊「一天當一週用」,短短一個月,投入的工作量已相當於半年,密集拜訪各單位、檢視財報與工廠,瞭解大同現況,看到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也看到挑戰背後,隱藏着巨大的機會。

他表示,他的管理風格是「實話直說、追求高效率」。他認爲,大同過去的困境,從華映案到遭工程會停權等問題,都是制度出了問題、人出了問題。要走出困境,第一步就是重建大同文化,建立透明制度,適才的人上車,不適任的人就必須下車,他也會從公司內部挑選30至50位戰將,作爲改革核心力量;若內部不足,纔會向外延攬。

對於大同的未來,他指出,文化與制度建立好之後,接下來就全面專注本業,包括電力、能源、資訊與科技等。這些事業不僅要具備國際一線的競爭力,也必須緊跟上AI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