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初怎麼天天寫作業
小紅書似乎成了淡人的天下。
前面有隻爲選品不爲營銷的董潔,後有古早老錢名媛章小蕙,打破了以往“菜市場”式叫賣。
反而靠好審美,以及娓娓道來的互動謀得好感。
但效果卻是,能看到她們強行抑制的野心,和根本掩蓋不住的慾望。
本以爲這種扭曲怪異的割裂式風格要一跑到底了,卻突然殺出來個張靜初。
她剛出現在社交平臺上的時候我就被震撼了個跟頭。
看客眼中本應該是迷人、美豔的女明星,偏偏在分享每天運動、喝西芹汁的鄉間生活。
直到她再次轉變風格,忘了是從哪天開始,張靜初開始直播學習寫作業。
不是一些考研博主那種作秀式的,做做漂亮的筆記抄點公式水視頻那種。
是正兒八經開直播,一坐就是一整天的學習模式,直播攝像頭全天開着,但和粉絲完全無互動,主打一個沉浸式做作業。
有網友說,自己隨時隨地打開手機都能看到張靜初在學習。
她再也沒了女明星的光鮮亮麗,整日頭髮毛躁、兩眼發青,一會撓頭一會皺眉。
臉上表情肉眼可見的生無可戀。
“張靜初在學什麼?”
“張靜初是裝學習嗎?”
“張靜初怎麼天天寫作業”
人人都不信她,但偏偏她最爭氣。
她就那麼雲淡風輕的爆了個大雷,宣佈自己考上了美國電影學院(afi)的導演系。
應該算是全體電影人心裡的耶路撒冷。
從這裡走出的大咖數不勝數,什麼大衛·林奇、《黑天鵝》導演、《小丑》的編劇,都是AFI的校友。
aif是出了名的嚴進嚴出,稍有不慎就得打道回府滿盤皆輸,這纔出現了上述張靜初的卷王架勢。
其實張靜初應該感謝當初那個拼命備考的自己吧。
畢竟在這之前,圍繞在她身上的都是洗不掉的污名,說不完的桃色緋聞。
2010年,張靜初突然被爆插足顧長衛和蔣雯麗的婚姻。
都知道兩人第一次合作是電影《孔雀》,但事實上張靜初在讀大學的時候就認識顧長衛了。
張靜初的畢業作品就是顧長衛拍攝的。
所以後來拍攝《孔雀》時原定女主章子怡沒時間,顧長衛啓用了“小章子怡”張靜初。
但這一切都只是所謂的知情人的爆料,甚至沒有一張照片能當作證據。
直到2008年,傳出蔣雯麗到片場扯着張靜初頭髮扇她耳光的流言。
隨後本來有張靜初參演的《立春》卻在公映後被人發現,張靜初的戲份沒了,演員名單也刪除了她。
被人拍到兩人一起出行、遊玩,被曝光後,章家瑞單方面放出消息,願意養張靜初一輩子。
後來又傳出和陸川爆出一夜情,而當時陸川正和秦嵐在一起。
通稿鋪天蓋地,對張靜初進行蕩婦羞辱,只要她和男導演合作,哪怕她只是禮節性的握握手,都會被傳成陪睡的程度。
她不得已選擇離開銀幕遊學,卻又被造謠成了被導演太太團們聯合封殺退圈。
可惜靈氣如她還沒開到最盛就被流言蜚語擊得凋謝。
要知道張靜初的履歷非常漂亮。
其實她不算非常正統的科班出身,最早的時候她學的是師範,但她不想做美術老師,就謊稱自己考上了北電的化妝班。
但這屬於誤打誤撞,張靜初本打算畢業後讀研繼續深造,爲此還在北二外補習了一段時間外語。
據後來的校友稱,張靜初是其最佩服的校友之一。
一提起她,就會想起當年從走廊能看見她在宿舍吃着涼菜啃着書本的樣子,完全旁若無人,專注於自己的學習。
這段學習對她收穫頗豐,不但在十多年前就能用英語流利做採訪,還讓她在40+的年紀備考26天就拿到過百的託福成績。
才19歲就參演了電視劇《你的生命如此多情》,2005年出演顧長衛的《孔雀》女一號,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相繼出演《花腰新娘》、《門徒》還有《無雙》。
我至今都忘不掉她在《門徒》中飾演的“癮君子”。有一種糜爛的美。
最後死亡的鏡頭更是把吳彥祖都嚇呆了,張靜初任由下水道抓來的老鼠在她身上亂竄,甚至差點跑到她的嘴裡,她連一下都不動。
這麼敬業的女演員被導演青睞也實屬正常。
就像爾冬升就頻頻誇讚她態度認真拼命三孃的性格。
如果只說業務能力。她絕對是能和章子怡、周迅這些扛雷大花對打的。
有很多人奇怪張靜初爲什麼人到中年突然發力,其實她從來都是卷王,只是她成了被緋聞毀掉的傳奇。
其實我私心非常佩服張靜初。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只是40多歲重新出發已然是件難上加難的事情,要顧慮的事情實在太多。
怕自己沒時間,怕自己堅持不下來,怕自己上了年紀腦筋不夠靈活,總之總是有害怕的東西,沒辦法更進一步。
張靜初的處境其實更差一些,她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年齡問題,還有各色等着看熱鬧的眼光。
但她完全沒理會別人的目光,也不繼續和之前的流言蜚語纏鬥,或者非要自證什麼,而是轉頭投入了另外一個賽道。
還是有那股只要我想做我就敢幹的勇氣,和只要開始幹了就一拼到底的狠勁。
但是勇氣是一門功課,絕不是看你有什麼纔看人下菜碟的東西,現在不敢,大概率從前和未來也都不敢。
《長安十二時辰》裡,妓子瞳兒和愛人出逃被捉,她把生的希望交給了愛人卻被人狠狠一擊。
她一不肯爲魚肉,雖說在籠中的是她,完全沒有還手餘力的是她,但在最終被刀俎之前她都不放棄一絲一毫可能改變局面的時機。
二是不看自己失去了什麼,只看自己有什麼,哪怕淪爲階下囚,看似立於必敗之地,也能儘快籌謀出自己有什麼東西去做兌換。
要堅韌如磐石,是長線不斷。是刀割不破,是給你一個力不管哪個方向都能抽出一把出鞘的軟劍。
是手裡這局敗了,也得高深莫測的賴在局裡審時度勢,籌謀着那可能的一點疏漏。
是永遠往前看,想着下一張牌該怎麼打,而不是困於這局中的慘烈。
張靜初是如此,普通人也該如此。
何來的不可得,不可解?
想漂亮,就管好嘴管好腿,多買幾件適合自己的衣物,獎勵自己一些適合的項目,不到半年,你就會脫胎換骨。
想賺錢,就找到自己的優勢點,從自己能做什麼出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賽道堅持到底,一年的時間足夠發展一門副業。
想健康,就早睡早起多運動,飲食清淡嚴格要求自己,每一天都能發現每一天的進步。
沒有人能天上掉餡餅,所有的成就都是靠量去堆積,只有耐住了前路的重重困苦,纔有資格想用後面的美味佳餚。
否則會出現的場景依舊是,30歲時的你在抱怨,40歲時的你依然在抱怨。
而那些奮力奔跑的人呢?她們擁有了最大自由度的時候,用盡一切資源去做最好的選擇。
或許會損失慘重,也或許不夠凌厲,但能全身而退去搏一個否極泰來,足夠了。
就像張靜初說的,“只有停止成長,纔會有年齡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