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戶遭凍結 公股銀揭3原因

公股銀行說明,通常超過半年未往來且餘額較低的帳戶,突有金額轉入後,就可能被判定爲可疑樣態;其次是開戶目的爲薪轉卻逾一個月未有撥薪紀錄者;三是帳戶疑似有不法使用情形,銀行均會視情節輕重暫停其電子化交易等部分服務。圖/本報資料照片

帳戶遭凍結三大樣態

銀行身爲防堵詐騙金流第一道防線,近來管控更趨嚴格,民衆銀行帳戶遭凍結狀況頻傳。對此,公股銀行說明,通常超過半年未往來且餘額較低的帳戶,突有金額轉入後,就可能被判定爲可疑樣態;其次是開戶目的爲薪轉卻逾一個月未有撥薪紀錄者;三是帳戶疑似有不法使用情形,銀行均會視情節輕重暫停其電子化交易等部分服務。

目前各銀行多導入AI協助偵測可疑帳戶,臺灣銀行指出,最初是採用鷹眼識詐模型,後續發展臺銀專屬警示模型,透過AI模型以動態交易風險參數篩選,來監測可疑活動,防堵金融犯罪。

合庫銀行同樣提到,加入金融業共組鷹眼識詐聯盟後,導入AI攔阻犯罪金流,以模型偵測出預警名單,再以資訊系統輔助清查存款帳戶異常交易,或經銀行認定爲保障客戶帳戶及避免遭不法分子利用從事詐騙等非法行爲者,設立相關預警指標。兆豐銀行表示,目前透過AI模型、異常存款帳戶報表,以及系統或業務流程監控中產生警示後,再由人工檢視,來偵測可疑帳戶。

一旦帳戶被暫停自動化交易,只能由存戶攜帶身分證件至銀行臨櫃辦理恢復帳戶功能,必要時還必須提出佐證文件,部分銀行也提供電話確認機制,如經研判帳戶無疑似不法或異常情形後,才能恢復正常使用;若無法合理解釋者,銀行也可能婉拒。

公股銀主管坦言,近期遭暫停自動化交易的帳戶數量確實較多,銀行防制詐騙需積極,因此對高風險帳戶維持嚴格管控,對低風險或資金用途明確者則適度放寬,對銀行端而言,控管的目的是爲了守護帳戶安全、防止詐欺事件發生,以保障所有客戶的權益。未來在帳戶控管上,會持續力求比例原則與平衡,定期檢視控管成效及客訴意見,滾動修正配套措施,確保防制詐欺的同時,兼顧金融服務便利與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