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幅比肩光線傳媒,長盛軸承機器人1%營收何以撬動百億市值增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鵬 成都報道

回購價的上調,猶如火上烹油。

2月18日早盤,長盛軸承(300718.SZ)再次大漲超15%,當日收盤股價上漲6.07%。前一日晚間公司宣佈,將始終未完成的回購價格上限由20.83元/股上調至66.8元/股。

大幅上調回購價格有兩個重要背景,其一是距離公司前期承諾的回購期限不斷臨近,其二是近期公司因機器人概念所引發的股價持續上漲。

該公司的市場關注度、話題度雖然不及光線傳媒,但是股價漲幅卻處於A股領先地位。

截至今日午間收盤,長盛軸承年內漲幅已經達到186.7%,僅次於每日互動(281.3%)、光線傳媒(191.2%)等公司,位列全市場第4位,公司市值增長已超百億元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與“九連板”的杭鋼股份存在諸多相似之處。

兩家公司均涉及算力、機器人等熱門概念,但是當前相關業務營收佔比小的可以忽略不計,又都同處於行業頭牌所處的浙江省,並與之構成產業鏈上下游的關係,非常容易引發市場的炒作。

只是,在市場開始出現“多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導致停牌覈查的案例後,杭鋼股份今日已經率先降溫,並出現首個跌停。

小微市值意外崛起

此前拋出回購方案時,長盛軸承不會想到股價能夠在半年時間上漲六倍。

“924行情”啓動初期,長盛軸承還只是一家市值40億元左右的小市值公司,這從當時公司推出的回購方案也可看出。

彼時,公司給出的股份回購金額爲2000萬元至4000萬元,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

後續,隨着二級市場情緒的好轉、炒作熱點的演變,長盛軸承股價連續上漲。

“924行情”以前,公司股價不足13元,而到2024年底時已經升至30元以上,遠遠超出了前期所確定的21元/股的回購價格上限。

這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公司原有的回購計劃,到回購期限過半時,長盛軸承一股未購。不過,由於當時回購期限尚餘3個月時間,公司顯得並不着急,依舊在“綜合考慮二級市場動態”選擇合適時機出手。

結果,公司股價越等越高。進入2025年後,穿着東北特色花棉襖的機器人在春晚上扭起了秧歌,機器人概念也與AI一道成爲了節後A股市場最受追捧的熱點。

而長盛軸承的滑動軸承產品,可以應用於人形機器人旋轉關節,2024年四季度的上漲趨勢再次得到強化。

截至2月18日午盤,長盛軸承最高股價達89.58元,較“924行情”以前上漲近600%,總市值也膨脹至250億元以上。

與AI概念龍頭、哪吒帶火的光線傳媒相比,長盛軸承2025年的表現亦不遜色多少,儼然成爲了A股市場的機器人概念龍頭股。

而眼看回購期限只剩下一個多月,長盛軸承開始加快其回購的實施進程。

“鑑於近期公司股票價格持續超出回購股份方案擬定的回購價格上限……同時爲了保障本次回購股份方案的順利實施,公司將回購價格上限由20.83元/股調整爲66.80元/股。”公司公告指出。

需要指出的是,類似案例在A股市場並不少見,此前曾出現多家公司股價上漲超出回購價格上限的情況。

不過,延長回購期限的案例同樣很多,上市公司通過董事會審議後可以將回購期限延長數月時間,比如康比特、新相微近期便分別將回購期限延長1個月、6個月。

反觀長盛軸承,暫時沒有選擇上述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而是直接在股價高位上調其回購價格,公司的實際意圖值得玩味。

長盛軸承受寵之謎

能被市場選爲機器人概念的龍頭,長盛軸承着實存在一定的業務支撐。

早在2024年上半年,長盛軸承半年報在分析市場時,已經將機器人行業列爲僅次於汽車、工程機械的重要業務領域,“公司研發的滑動軸承具有低成本、高強度、高載荷、免維護的特點,不僅解決了人形機器人使用過程中噪音過大的問題,而且能簡化機械設計和結構,降低成本,還可以提高機械性能和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

公司還指出,已經與多個機器人主機廠及相關供應商展開合作研發,爲其提供樣品,並主要針對的是滑動軸承在關節處的應用。

這不是個例,其他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也在進入機器人行業。比如富臨精工,上週便宣佈投資1.1億元在綿陽建設機器人智能電關節模組研發及生產基地。

只是,由於相關產品尚處於初期試驗階段,暫時還難以對長盛軸承構成實際業績拉動,公司近期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有部分產品在機器人零部件領域已實現小批量的生產銷售,該類產品收入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低(不足1%)……”

結合過往經營數據,公司應用於機器人領域的產品營收很可能只有幾百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具備機器人相關產品或許只是市場炒作的基礎條件,上市公司所在的區域因素和想象空間是更大的驅動力。

比如近期“九連板”的杭鋼股份,便與長盛軸承存在不少相似之處。

兩家公司的算力業務、機器人相關產品營收佔比都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同時不僅與DeepSeek、宇樹機器人構成產業鏈上下游關係,公司所在地也同樣在浙江省。

以長盛軸承爲例,公司註冊地、辦公地均爲浙江嘉興市嘉善縣,嘉善縣則是國內自潤滑軸承的主要生產基地,產品產值佔全國生產總值的70%以上,而過去幾年公司又是當地營收規模排名第一的軸承企業。

考慮到以上區域產業的特點、企業的行業地位等因素,很難不將長盛軸承與浙江當地的機器人企業聯想到一起。

只是,市場情緒的發酵總有降溫的一天,資金推動的劇烈上漲往往伴隨着資金撤離時的暴力下跌。

截至今日收盤,杭鋼股份已經率先跌停,就此止步“九連板”,長盛軸承的全天漲幅也縮小到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