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對等關稅 郭智輝提議桃機設健檢中心、行銷藥膳料理

經濟部長郭智輝認爲,臺灣企業不該以國內市場爲目標,要放眼「世界80億人口剛性健康需求」,建議可在桃園機場設立AI健檢中心,並向國際推廣臺灣特色藥膳料理。記者林琮恩/攝影

2025年生策會年會今天舉行,今年主軸以「承」爲主題,現場生醫界人士雲集,科技業人士如廣達創辦人林百里等,也在與會之列。經濟部長郭智輝發表專題演講,分析美國對等關稅制度對臺灣產業影響。他對生醫產業提出建言,認爲臺灣企業不該以國內市場爲目標,要放眼「世界80億人口剛性健康需求」,建議可在桃園機場設立AI健檢中心,並向國際推廣臺灣特色藥膳料理。

郭智輝說,美國新關稅政策主要影響國內傳統產業,經濟部盤點,扣件、手工具、水五金、汽車零組件、工具機、機械這六大產業,受到衝擊最嚴重;在醫藥方面,臺灣2024年輸美醫藥品總計臺幣332億元,佔所有藥品出口量30%,仍會受到新關稅政策影響,尤其國內生產藥品多爲學名藥,具「價格低廉、競爭激烈」特性,更容易受市場波動影響。

面對新關稅衝擊,郭智輝要產業界「千萬別以臺灣市場爲目標」。他說,全球80億人口的健康,都是我國可經營的事業,醫療健康是剛性需求,未來我國應設法吸引國際健康、亞健康民衆,至臺灣追求健康。桃機是全球飛往東南亞航線轉運據點,建議在桃園建立航空城,設置人工智慧(AI)健檢中心,往來旅客轉機時花60至90分鐘健檢,瞭解健康狀態,若查出問題,回程時就可安排在臺灣接受深度檢查、治療。

郭智輝還聚焦臺灣藥膳料理。他表示,臺灣美食很難行繩特色,但調理身心的藥膳料理,卻是全球有名,建議結合國際會展,提供各國人士養生體驗,促進往來轉機的商務客體驗國內養生餐飲,並舉辦主題競賽,發展特色養生料理,帶動養生餐飲論壇,同時,也要開發可輸出國際的藥膳料理包,透過海外通路銷售,向國際行銷我國養生餐飲。

賴清德總統說,自己上任以來,推動多項健康政策,已有初步成果,臺灣結合資通訊與生技專長,可發展生醫產業成爲「兆元產業」,這已在多項政府計劃中落實,例如癌症防治計劃中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可幫助醫材廠商在篩檢套組研發方面更加精進。臺灣有完善的健保資料庫,及再生醫療法規,爲生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更握跨域整合,可提供臺灣生醫產業界更多商機。

衛福部長邱泰源說,賴總統提出「擴大醫療投資,打造健康臺灣」醫療政策,持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改善醫療人員工作環境、確保健保永續經營、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高齡醫學整合長照3.0、健康臺灣深耕計劃等等;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將加速智慧醫療和健康照護結合、科技導入醫療院所和長照機構及透過「Bio+ICT」整合能量,加速我國醫藥科技發展,推動生醫產業成爲兆元產業,健康臺灣政策的目的,不只要照顧全民健康,更要強化健康產業的投資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