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震盪反彈 7月ETF成交火
下半年以來全球股債市震盪反彈,帶動ETF成交熱度。圖/Pexels
7月以來債券ETF成交張數前十名
下半年以來全球股債市震盪反彈,帶動ETF成交熱度,根據CMoney統計,7月以來62檔臺股ETF總成交近282萬張,居各類型最熱門,98檔債券ETF同樣受青睞,總成交近206萬張。投信法人指出,這波ETF交易熱度,主要因股票ETF投資獲利了結,債券ETF逢回加碼,或追逐ETF除息,帶來可觀交易量。
成交前十名債券ETF兩檔非投資等級債券ETF,羣益優選非投等債及第一金優選非投債外,多數爲長天期美債ETF,如羣益ESG投等債20+、元大美債20年、國泰20年美債等,多數爲老牌公債ETF。
第一金優選非投債ETF經理人王心妤指出,市場關注美國對各國宣佈的對等關稅稅率,股債皆見正向發展,美債殖利率下滑,然仍宜持續留意對經濟與通膨影響,下半年聯準會可望重啓降息循環。近期債券殖利率若見區間盤整,投資人宜把握分批進場非投資等級債券,迎接下半年股債震盪續揚,與降息資金行情,債券資本利得、債息收益受惠可期。
M&G英卓投資管理固定收益共同投資長暨M&G收益優化基金聯席基金經理人Stefan Isaacs表示,2025年上半年金融市場歷經多項衝擊,如美國關稅2.0政策與財政刺激措施推升不確定性,美債殖利率突破5%,使得市場普遍預期經濟衰退風險升高,影響所及,全球各區域景氣出現分歧,新興市場則因降息與通膨受控展現成長動能。
野村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謝芝朕認爲,美國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其不斷上升的公共債務,這導致利息支出急劇增加,並使財政狀況變得不可持續。自4月2日解放日以來,美元進入一個長期走弱的週期,主因除了美國經濟走緩、治理與制度公信力的侵蝕、外國投資者拋售美國金融資產並將資金匯回本國的風險加劇以及美元估值過高等,若川普提早宣佈下屆聯準會主席的極鴿派人選,也會帶動美元進一步轉趨弱勢。
弱勢美元有助於資金轉進美國以外的市場,對新興市場是正面訊息,看好新興債、亞債等前景。資產配置建議加碼非投資等級信用債,特別是在亞洲、新興市場和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