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通“北向通”離岸債券回購交易今起推出 多家銀行火速落地多筆交易 人民幣債券吸引力加碼
財聯社2月10日訊(記者 高萍)今日起,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面向債券通“北向通”境外機構投資者推出債券通項下離岸債券回購交易服務。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離岸債券回購交易服務的推出,有利於海外金融機構以合格在岸債券作爲抵押品進行回購融資,提高在岸債券的流動性,拓寬人民幣資產在離岸市場的應用場景,增強人民幣債券的吸引力。
債券通項下離岸債券回購交易今起正式推出 多家做巿商銀行回購交易火速落地
具體來看,所謂債券通項下離岸債券回購交易,是指債券通“北向通”境外機構投資者之間通過同業拆借中心繫統達成的以“北向通”持倉債券爲擔保品的債券回購交易。適用的債券回購形式爲單筆交易可使用一隻或多隻回購債券且回購期間票息及時劃轉的買斷式回購。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本次推出的服務對於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的操作流程做出了具體規定。包括回購形式、參與主體、基本規則、交易結算等,並規定業務上線初期免收交易手續費。
據瞭解,通過債券通“北向通”渠道開展現券交易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可參與債券通項下離岸債券回購業務。離岸債券回購的標的債券爲債券通項下託管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結算系統(簡稱CMU)的銀行間市場債券,包括國債、央行票據、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信用類債券、同業存單等銀行間買斷式回購可交易券種。
另外,回購利率、回購期限、首次結算金額、到期結算金額、回購利息等其他交易要素相關定義和要求遵照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買斷式回購交易指引有關規定執行。
1月,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宣佈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多項合作新措施,其中包括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安排。1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亞洲金融論壇開幕式致辭時曾表示,在完善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方面,支持推出債券通項下離岸債券回購業務,豐富投資者流動性管理工具,增強人民幣債券資產吸引力。後續還將擇機推出跨境債券回購業務。
做市商銀行亦火速行動。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稱,今早已與金融機構客戶,首次以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爲抵押品,在香港進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作爲債券通(北向通) 做市商,中國銀行(香港)今日也稱,在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爲抵押品的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實施首日,完成多筆回購交易。此外,中銀香港作爲提供債券通託管服務的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系統)成員之一,協助多家境外機構客戶完成相關回購交易。
人民幣債券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廷辰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債券通項下離岸債券回購交易爲境外機構提供了在相互間盤活所持有人民幣債券的更多可能性,增強了人民幣債券的吸引力。
趙廷辰進一步稱,近年來由於人民幣利率相對較低,以人民幣開展貿易融資等具有較強市場吸引力,但受限於人民幣融資渠道有限,相關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開放離岸債券回購業務,海外機構可以將手裡的債券通項下人民幣債券置換成人民幣進行投資或貿易融資等其他商業用途,將提振離岸市場人民幣使用需求,給離岸人民幣企穩帶來新的支撐。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於麗峰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離岸債券回購交易服務的推出,有利於海外金融機構以合格在岸債券作爲抵押品進行回購融資,盤活其通過“北向通”渠道配置的在岸債券,提高在岸債券的流動性,拓寬人民幣資產在離岸市場的應用場景,增強人民幣債券的吸引力。同時也有助於推動國內債券市場發展和人民幣資產國際影響力提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腳步。
債券通是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創新合作機制,境內外投資者可通過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機構連接,買賣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交易流通債券。“北向通”於2017年7月3日開通,便利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0日,2024年債券通交易總額達10.4萬億元,同比增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