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ETF在低點⋯他喊「債蛙入場」降息前要買!網反憂匯率風險

網友討論債券ETF。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近期美債殖利率回落,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詢問「現在是不是很適合加入債蛙」,認爲債券ETF幾乎在低點,每年5至6%的利息加上價格回升潛力,搭配股利再投入市值型ETF,是「又穩又賺」的策略。貼文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贊同趁低佈局,也有人諷刺「投資長當初也是這樣想」,認爲市場風險與匯率變化不可忽視。

這名網友指出,美債ETF近來價格疲弱,但長期報酬仍具吸引力,若降息循環啓動,債券價格可望上漲。他強調投資債券能兼顧現金流與防禦性,是穩健資產配置的選項。貼文中提及的「重壓美債」觀點,引來多方意見,部分網友提醒「降息前要買來」、「放長期閒錢可以」,也有人提醒「現在臺幣升值風險仍高」。

不少網友認同原PO邏輯,表示債券收益穩定、價格具反彈空間,有人鼓勵「債蛙團結強大」、「20年後你會感謝今天的自己」,也有人認爲「棄金買債正是時機」,甚至稱這是「送分題」。另有留言指出,若搭配短債ETF或分散佈局,可兼顧報酬與風險,屬於理性資產配置策略。

不過,反對聲音同樣不小,批評者認爲「三年前就有人喊低點」、「收的利息都不夠賠本」,質疑債券投資風險被低估。有人指出,美債投資需留意匯率與時機,「去年劇本重演,被匯率嘎爆」,另有網友提醒「降息未必馬上利多,弱美元反而不利債券」。部分留言更嘲諷債券族羣爲「99債蛙」,認爲盲目進場恐重蹈覆轍。

討論中也出現理性補充意見,有人分析「買債要分清楚長短天期與公司債、國債差異」,強調債券適合作爲資金停泊或避險工具,而非炒作價差。另有網友建議「想穩健投資可選主動式債券ETF」,可彈性調整與鎖利、降低匯損風險。整體而言,PTT討論呈現出債券投資信仰與現實報酬落差間的矛盾,顯示市場對美債ETF仍存在高度分歧與觀望情緒。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