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基表現分化明顯:純債基金多數“飄紅”,可轉債基金集體回調
超預期關稅衝擊下,權益市場調整壓力加大,作爲“蹺蹺板”另一頭的債市整體有所回暖,但債券型基金業績呈現兩極分化格局。Wind數據顯示,4月7日至9日,近八成債基實現上漲。其中,純債基金表現突出,超98%產品錄得正收益,近三成產品淨值創下新高;而可轉債基金則“全軍覆沒”,平均回撤逾3%。
站在當前時點,多位受訪機構投資者認爲,此前空頭情緒有所消退,債市配置價值凸顯,短期會帶來一定的交易性機會。恆生前海債券基金經理呂程對第一財經表示,二季度債市有望迎來利多環境,回調是不錯的買入機會。
“此次超預期的‘對等關稅’政策落地後,市場交易主線正從資金面向基本面博弈和貨幣政策寬鬆預期過渡,這一轉變對債市構成階段性利好。”信達澳亞基金也對第一財經表示,基本面承壓進一步強化債市的牛市邏輯,不過需注重投資策略的靈活性。
債市回暖催生“冰火兩重天”
在避險情緒推動下,債券型基金業績迎來一波“回血”行情。Wind數據顯示,4月7日至9日,在有可比數據的3479只債券型基金產品(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中,有2728只實現正收益,佔比爲78.4%。
細分來看,純債基金表現更爲突出,區間上漲比例超過98%,其中,格林泓旭利率債以2.09%的漲幅居於榜首。而業績告負的31只純債產品,跌幅均在1%以內,最高者合煦智遠欣悅利率債A爲-0.89%。
記者觀察部分純債產品的淨值走勢,大多數在3月走出“V”形態勢反轉,並在4月以來快速拉昇,不僅修復了此前半月的跌幅,甚至創下歷史新高。格林泓旭利率債就是其中之一,在3月18日前當月跌幅爲2.91%,隨後上漲至4月9日,累計漲幅達到5.18%,成功收復失地並刷新淨值高點。
這並非少數案例。據第一財經統計,3月18日至4月9日,錄得正收益的純債產品佔比超過99.5%。在過去三天裡,有超過700只產品的單位淨值創下了自成立以來的歷史新高,數量佔純債基金的29.26%。
“近期受關稅影響,10年國債收益率轉爲下行,可以認爲3月初開始的市場空頭情緒已基本消退,二季度債市有望迎來利多環境。”呂程說,二季度銀行回表資金季節性迴流,理財規模預計增量4000億左右,理財新增的配置需求爲信用利差壓縮帶來一定空間。另外,二季度經濟數據仍有待考證。
華南一位固收類基金經理也有類似觀點,他告訴第一財經,關稅衝擊下,股市表現偏弱,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純債基金久期回升、基金久期分歧度降低。此外,跨季後,資金迴流理財等機構的配置力量回歸對債市形成一定支撐。
在信達澳亞基金看來,市場交易主線正從資金面向基本面博弈和貨幣政策寬鬆預期過渡,對債市構成階段性利好。
“一方面,基本面承壓進一步強化債市的牛市邏輯;另一方面,政策層表態釋放寬鬆信號,市場對降準、降息的預期升溫,疊加風險資產調整帶來的避險情緒,債券資產配置吸引力顯著提升。”信達澳亞基金分析稱。
與純債基金形成鮮明對比,可轉債基金則“全軍覆沒”,進入調整區間。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9日,可轉債基金三日平均跌幅逾3%,3月18日至今平均跌幅擴至6%,近三分之一跌超8%。從近16個交易日表現來看,在跌幅前20位的債基產品裡,可轉債基金有14只,佔比高達七成。
金鷹基金對第一財經表示,3月以來權益和轉債市場表現較爲震盪,中下旬弱基本面交易有所升溫,短期轉債市場或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但中期維度來看轉債仍有較多利好因素加持,可等待更合適的加倉時機。
配置價值凸顯
那麼,本輪債市可能如何演繹?長江證券研究所分析師認爲,可能呈現“先漲—後調—再漲”的倒“N形”路徑,當前仍處於前半段。其建議短期波動中保持配置節奏,同時關注貨幣適度寬鬆的實際落地與財政發力結構。
“當前市場關注的重點在於穩增長政策的持續發力、外部環境壓力,以及央行在配合經濟增長和金融安全之間的平衡。”金鷹基金表示,3月中下旬以來資金走鬆,債券情緒轉暖,當前長債收益率調整後仍處於歷史偏低分位,上下波動均有空間,建議積極把握短期資金調整帶來的交易機會。
同時,機構投資者對4月資金面改善達成共識。金鷹基金對第一財經分析,儘管央行降準降息仍有不確定性,進入4月市場對資金面預期較爲樂觀,一方面信貸投放壓力減輕,一方面前期政府債發行累積的財政資金預計逐步迴流。
“4月資金價格通常季節性回落,信貸小月、政府債淨融資規模相對較低以及季末大額財政支出補充流動性,是支撐資金邊際轉鬆的主要內生動力。”招商基金投研人士也對第一財經說,今年4月資金同樣具備季節性轉鬆的基礎,資金寬鬆有想象空間,但寬鬆態度仍不明確。
該人士進一步分析稱,月初跨季後資金價格或將季節性小幅回落,月中稅期前資金壓力或不大,但流動性隱憂仍存,在“穩匯率”“防空轉”“宏觀審慎”三重約束下,資金價格大幅下行的空間也或有限。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在美國對我國實施的超預期關稅政策上,建議關注美國政府內部博弈所導致該政策出現反轉的可能。
展望後市,信達澳亞基金認爲,關稅具體落地情況或有反覆,但全球去貿易化趨勢已確立,接下來將歷經2~3年的結構性變化過程。在此背景下,債市仍具較好配置價值,不過,需注重投資策略的靈活性,在適度暴露久期的同時,密切關注政策出臺節奏與基本面變化,及時調整持倉結構應對市場波動。
談及轉債市場,前述招商基金投研人士說,短期而言,儘管近期經濟數據好於市場預期,但美國對等關稅等外部事件衝擊顯著壓制市場風險偏好,成長板塊、小盤轉債或受到正股估值和轉股溢價率的雙重衝擊,短期內“高低切換”或進一步演繹。
中長期而言,該人士則表示,全年超額回報或仍來自科技主導的偏股品種。轉債估值端,純債票息低、固收類資產“資產荒”困境帶來的剛性配置需求支撐轉債長期估值水平,短期因純債回調和權益市場高低切換情緒走弱帶來的轉債估值壓縮或不改變長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