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同學200針不算霸凌?駭人細節流出: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惡

▲ 點擊上方 “曉敏青春說 ” → 點擊右角“...” → 點選“設爲星標 ★ ”

在學校,一中學女生被同桌在大腿扎針200餘下!

當所有人氣憤至極,等待霸凌者受到制裁時,教育局卻給出評定:

“未達到校園霸凌標準”。

這是近期發生在山東濟南一所雙語學校的真實事情。

這是一名山東濟南章丘雙語學校 的六年級學生, 稱自己 被同桌 在大腿部扎針200餘下。

身上還有各種被扎的疤痕,衣服上也都是針孔,畫面觸目驚心。

據報道,該女生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擅長芭蕾、籃球,並且是學校合唱團的活躍成員。

但這一切美好,被一名新轉來的男生徹底毀滅。

這位轉校生成了女生的同桌後,他經常攜帶錐子、刻刀、錘子等進校,在校期間用這些利器故意傷害同桌女生。

甚至強迫女生喝化學液體,吃紙、鉛筆屑、橡皮塊等,並揚 言:“折磨她就是我的樂趣”。

與此同時,他還聯合其他同學,對女生實施毆打、恐嚇、孤立等霸凌行爲。

可想而知,女生不僅身體上受到嚴重的侵害,心理也揹負上了巨大的恐懼和陰影。

她在視頻中崩潰大哭:

“真的想死在我的學校裡面,

扒我那個長針有七八釐米,那個把已經快完全插進去了。

那個裡面的肉已經完全就壞掉了。

我真的特別的特別的疼。”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這位男生剛轉到該所學校時,就自豪地宣稱,“我爸認識校長”,自己曾在原來學校,把同學打至粉碎性骨折,結果爸爸賠錢就了事了。

以此威懾全班同學。

更令人窒息的是,面對這個霸凌的“慣犯”,班主任非但沒有讓男生道歉,反而選擇“包容”,批評女生不要招惹別人。

這噩夢般的故事,居然真實地發生在孩子的校園?讓人難以置信!

事情曝光後,當地派出所經過調查,認爲一部分證據來源網絡圖片,以證據不充分爲由,判定結果爲:“不構成立案標準”。

而後,章丘區教育局着手調查後,經過“投票表決”,也給出回覆:“該事件達不到校園霸凌的標準”。

面對這樣的處理結果,女生家長無奈又向學校提出兩項訴求:

第一,退兩年的學雜費;

第二,開除涉事男生。

但截至目前,家長與學校仍未達成一致。學校方只是對男生和女生做了分班處理,兩個人仍在同一所學校上七年級。

女生媽媽看到校方一直不作爲,所以把這件事曝光在網上。

但更令人心寒的,學校表示,該事情發生在半年前,女生媽媽不過是想學校退回更多的學雜費。

如此明目張膽的傷害發生在學校,爲什麼會被評判爲“不屬於校園霸凌”?

難道非要等孩子遭受重創,纔算霸凌?

校方給出了明確的理由:這是學校投票表決的結果。

章丘該所學校曾開會商討此事的認定,參與會議的有學校生活區負責人,管德育工作的校長,教學老師,派出所民警,還有女生方的律師,一共14人。

最後經過投票表決:

有8人認爲男生行爲“不屬於霸凌”, 4人投票“屬於霸凌”,2人棄權。

因此最後認定該事件爲:“非校園霸凌”。並透露,這個投票表決,是經過上級允許的。

很明顯,在這起令人不寒而慄的事件中,霸凌男生的保護傘或許再次發揮了作用。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校園,實在讓每一個父母心痛。

但心痛之餘,或許更應該思考的是, 怎樣避免 讓此類 霸凌 事件發生在更多孩子身上。

仔細追究事件原委,其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深思:

“爲什麼女 生會被扎到200多針?”

那可是200針啊,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很明顯需要一個個階段性的積累,才能達到這個數目!

爲什麼女生在此期間一直沉默?

如果女生被扎第一針時,就堅決反抗,告訴老師、家長,明確表明自己“不允許被侵犯”的態度,或許男生也會倍感壓力,放棄第二次下手。

但很明顯,女孩沒有這麼做,她可能是害怕男生的恐嚇,害怕家長知道後的態度,更害怕其他人知道後男生會加倍報復。

也許,作爲一個曾經的好學生,她更害怕自己的美好形象被徹底否定。

面對他人的霸凌,她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選擇沉默。

她以爲忍受一次,委屈一次,再熬一次,或許就能討好對方,男生就會放過他。

她甚至在死亡日記裡記載:

“我每天都活在被欺負的恐懼中,

無論怎麼討好他都沒用,

他一生氣煩躁就打我扎我,難道真的想讓我死嗎?”

正是女孩的沉默和討好,讓男生覺得捏到“軟柿子”,於是變本加厲,冷血至極地,一針一針紮下去。

另外,新聞中沒有透露的一方面是,從第1針,扎到200餘針,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 家長爲什麼沒有看出任何異樣?

孩子的衣服上被多次扎破的小孔,對家長來說,本應該是很刺眼的異常。

身體上的任何新增的疤痕,本應該勾起家長12分的警覺。

從女孩的一頁頁死亡日記,可以看出她已經受到極大的心理創傷。

她因此表現出的抑鬱、低落,早就在不經意間,透過各種萎靡的情緒向父母發出了求救信號。

但很可惜,這樣的 “被看見” 都沒有發生。

真心爲這個滿身傷痕的女孩感到心痛!

當孩子在學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到底該怎麼辦?

如果我們很難改變他人,但至少要有力量保護自己。

在孩子遇到霸凌前,不妨做好以下三點:

- 傾聽並接納孩子的“軟弱”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告訴父母自己“被霸凌”,其實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爲這代表他們不得不與想“以我爲傲”的人,袒露脆弱和不堪。

很多父母的迴應,比如“爲什麼就欺負你?”“你怎麼就不知道還手!”

這種批判式的質疑,對孩子更像是二次傷害,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這也是很多孩子選擇沉默的原因。

所以,讓孩子不再孤立無援的關鍵是:

允許孩子難堪,他才願意把難堪的事分享給你。

傾聽他,認同他,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 一定要學會明確的反抗

告訴孩子,遇到霸凌時:

哪些事情不該做。

比如逃跑、閉嘴、退縮和討好,只會讓霸凌變本加厲。

哪些事情應該做。

比如:勇敢地表達憤怒,明確地表達自己的喜惡和需求。

沒有天生犯罪人。

霸凌者喜歡的是那些屈服、逃避和退縮的人。

你表現得不好惹,對方就會慫掉。

- 一定要學會求助

告訴孩子,面對霸凌,求助不代表沒用。

當情況已經超出他們的處理範圍, 求助父母反而是最有效 的做法。

可以詢問孩子的意見,希望父母如何在學校爲他們出頭進行干預。與管理部門、學校協商溝通,及時阻斷正在發生的暴力事件。

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可以走法律程序,期間一定要 妥善保留證據 ,交由警方處理。

最後,教孩子 學會自保 的同時,也請讓孩子擁有那份 不傷害別人的教養。

否則,對身邊人的惡意,總有一天,會成爲那把背刺自己的利箭。

關於霸凌這件事情,你是什麼態度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