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最新統計公佈!網路購物、假檢警雙雙上升 假投資財損仍居首

刑事局今公佈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網站統計,上月假投資較6月略減,但財損仍居首,網路購物詐騙及假檢警均上升,分析暑假期間學生網購增加,容易受騙,政府強力打擊假投資,詐騙集團可能轉移至假檢警。

根據165打詐儀表板,上月受理詐欺案1萬6423件,前5名依序爲網路購物佔百分之16.96、假投資16.36、假交友投資詐財7.42、假交友徵婚詐財5.51、假買家騙賣家5.5,共佔51.75;財損85.4億元,前5名依序爲假投資佔百分之50.01、假交友投資詐財16.06、假檢警15.81、假交友徵婚詐財2.25、網路購物2.01,共佔86.15。相較6月1萬6388件騙走89.1億元,件數及財損下降。

上月假投資2686件、財損42.7億元,較6月3194件、45.8億元減少,但財損仍居首;網路購物2786件、財損1.7億元,較6月2219件、1.1億元上升,件數竄升至首位;假檢警632件、財損13.5億元,比6月618件、財損12.3億元增加,財損持續偏高。

刑事局指出,假投資廣告不再侷限於「高獲利」、「穩賺不賠」等字眼,以送貨員或司機招募、親子活動、夏令營、植物交流、素食推廣等,引導至LINE羣組再騙投資,或竊取個人資料、金融帳戶資訊,甚至招募爲車手。

詐團利用臉書、IG、LINE羣組張貼熱門商品廣告,以「限時促銷」、「最後現貨」等催促下單,收錢不出貨,甚至假冒客服人員以「訂單延誤」、「重新付款」、「退款失敗需補手續費」等二次詐財。

假檢警仍是假冒戶政、電信、健保或臺灣電力、自來水公司等單位致電,謊稱涉刑案,再假冒檢警或調查員加LINE視訊或通話,傳送僞造警察證件、拘票、司法文書等,以監管或驗證資金要求給錢,近期出現利用Google Meet視訊要求製作筆錄及清查財產。

刑事局長周幼偉今開記者會,公佈打詐儀表板增設「最新詐騙廣告態樣」專區,提升防詐意識。指揮偵辦「臺版柬埔寨」案的臺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曾揚嶺出席說,詐團利用慾望或恐懼等人性弱點詐騙,「每個人都是潛在被害人」,要特別警覺;藝人「黑麪」林鬱順也到場呼籲民衆防詐。

刑事局長周幼偉(中)今主持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記者會,邀臺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曾揚嶺(右)、藝人「黑麪」林鬱順(左)提醒民衆防詐。記者李奕昕/攝影

刑事局長周幼偉(中)今主持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記者會,邀臺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曾揚嶺(左三)、藝人「黑麪」林鬱順(右三)提醒民衆防詐。記者李奕昕/攝影

刑事局今公佈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網站統計,由詐欺犯罪防制中心執行秘書徐子哲說明。記者李奕昕/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