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署防詐:掌握關鍵字學自保 網購、假投資詐騙最盛行
張映晨表示,近期詐騙手法前五名依序爲,網路購物詐騙、假冒賣家(解除分期付款)詐騙、假投資詐騙、假中獎詐騙及假交友詐騙。其中,假交友詐騙最終往往會導向投資詐騙,大多會用交友的名義來接近被害人,勸誘被害人蔘加假投資。
就前五大詐騙手法來看,以網路購物詐騙案件數量最多,今年以來已受理78件、財損約165萬元。張映晨分析,可能與近期購物旺季有關,詐騙集團常配合購物熱潮,在網路上推出許多詐騙陷阱,尤其是在一頁式廣告或臉書買賣社團中更爲常見。
至於假投資及保單理賠等詐騙,過去曾是詐騙手法中的大宗,近期稍微有下降的趨勢,從第一名降至第二名 。然而,這類詐騙手法仍相當普遍,張映晨指出,尤其在社羣網路上,往往充斥着許多投資相關的詐騙廣告。
針對前兩大詐騙手法,民衆該如何辨識?張映晨表示,首先是「網路購物詐騙」,詐騙集團通常會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吸引民衆上鉤,例如演唱會門票或新款手機等熱門商品,若商品價格明顯比市價低很多,民衆就應該提高警覺。
其次是投資詐騙,張映晨說,過於優惠的投資方案,例如免手續費、免費課程、保證獲利等「關鍵字」,民衆若在網路上看到金融相關廣告,點擊後卻要求加入LINE羣組,基本上可判定爲是詐騙。此外,若羣組中有人聲稱是「老師」,提供教學或「專人帶領操作」等,也極有可能是詐騙 ,民衆最好提高警覺,切勿輕易相信上述話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