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利不增收!煌上煌上半年淨利潤增加26.9%,但營收減少7622萬,再關店762家

8月7日晚,作爲“滷味三巨頭”之一的煌上煌(002695.SZ)率先披露了2025年中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9.84億元,較上一年減少7622.36萬元,同比下降7.19%;歸母淨利潤7691.99萬元,同比增長26.90%。

資料顯示,煌上煌始創於1993年,總部位於江西南昌,於2012年登陸深交所,被譽爲“中國醬滷第一股”。近年來,隨着滷味行業遇冷,煌上煌的日子也不好過。

2024年,該公司實現營收17.39億元,同比下滑9.44%,創下自20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歸母淨利潤4032.99萬元,同比下跌42.86%,近十年來僅高於2022年的3081.62萬元。

對於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卻由降轉增,煌上煌在財報中指出,得益於主要原材料鴨翅、鴨脖、凍新鴨等相關鴨副產品原料市場價格仍處於低位。

數據顯示,期內,原材料中例如鴨頸、雞翅尖、鴨翅的平均採購價格分別較去年下降38.70%、32.17%、21.35%。隨着原材料價格下降,公司上半年醬滷肉製品業務的營業成本同比減少14.74%,綜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23個百分點至38.61%。

此外,煌上煌還指出,公司人工成本、市場投入的線上線下促銷費用等銷售費用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銷售費用額同比下降27.38%,也使得公司淨利潤實現增長。

對此,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通過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煌上煌成功提升了利潤水平。不過,他也指出,降低線上線下促銷費用的投入雖然短期內有助於提升利潤率,但從長遠來看,過度削減營銷預算可能會影響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和消費者的認知度。

“煌上煌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在保證產品質量和服務的同時,合理安排營銷投入,以促進長期穩定的發展。”江瀚稱。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8月8日收盤,煌上煌報14.99元/股,最新市值83.86億元。年初至今,煌上煌股價累計漲幅超7成。

門店數量跌破3000家

雖然上半年淨利潤獲得了增長,但是煌上煌營收下滑的困境仍然沒有改善,下降幅度達7.19%。

此前煌上煌的營收已經連續4年下滑。2021年至2024年,該公司營收分別爲23.39億元、19.54億元、19.21億元、17.39億元,同比下降爲4.01%、16.46%、1.70%、9.44%。

對於營收的下降,煌上煌給出的解釋和2024年年報中的一樣:“消費場景發生變化,醬滷肉製品加工業老店單店收入持續同比下降,同時公司門店拓展不達預期,門店數量出現負增長,導致營業收入達成不理想”

具體來看,煌上煌的收入主要由鮮貨產品、米制品業務、屠宰加工、包裝產品等產品組成。2025年上半年,除屠宰加工收入同比增長外,其餘產品收入均出現下滑。其中,鮮貨產品爲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期內,該產品實現收入5.97億元,同比下降10.94%,佔總營收的60.71%。

對於鮮貨產品來說,門店是與消費者接觸的第一線,也是發生消費的第一場景,門店數量便是影響煌上煌業績的關鍵因素。

早在2020年,煌上煌便曾提出“千城萬店”計劃,即到2026年在全國千座以上城市開設經營10000家以上的連鎖專賣店。

然而,近年來公司卻距離這一目標越來越遠。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底,煌上煌尚有4497家肉製品加工專賣店,到了2024年底門店數量銳減至3660家,一年時間關店837家。

2025年上半年,關店的趨勢並沒有改變。截至6月底,煌上煌肉製品加工專賣店數量已跌破3000家大關,僅剩下2898家,半年間關店762家,快趕上2024年全年的關店數量。

據悉,煌上煌在擴展門店方面主要採取的是加盟模式,如今關店關的絕大部分亦是加盟店。上半年,煌上煌關閉加盟店715家。截至6月底,煌上煌共有加盟店2704家、直營門店194家。

對此,夏至良時諮詢管理公司高級研究員、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指出,煌上煌大規模關店主要是受制於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購買力變化、運營成本上升、產品創新能力不足以及選址等多方面的挑戰。此外,隨着滷味行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競爭轉型,煌上煌未能及時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變化也是導致門店數量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年報中,煌上煌曾表示,將加大推進“千城萬店”戰略目標,並計劃2025年完成營收21億元。據此計算,2025年,煌上煌營收需同比增長20.76%。截至上半年末,這一營收目標已達成的47%。

就煌上煌“千城萬店”計劃是否仍在施行及公司如何提振業績等問題,時代週報記者向煌上煌證券部發送採訪提綱,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覆。

亟需新的業績增長點

事實上,隨着近年來滷製品行業整體進入發展瓶頸期,不單是煌上煌,另外兩家滷味巨頭的業績也均出現下滑。

2024年,絕味食品(603517.SH)實現營收爲62.57億元,同比下滑13.84%;歸母淨利潤爲2.27億元,同比下滑34.04%;而周黑鴨(01458.HK)的營收則爲24.51億元,同比下滑10.7%;年內溢利爲0.98億元,同比下滑15%。

面對行業困境,通過收併購來拓展品類打造第二增長曲線成爲煌上煌的應對措施之一。

2023年,煌上煌斥資1.11億元完成對全國最大糉子生產商之一嘉興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真真老老”)27%股權的收購。早在2015年,煌上煌就曾收購真真老老67%股權,此次收購後煌上煌持股比例升至94%。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煌上煌米制品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12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達31.67%。

2024年12月3日,煌上煌再次祭出收併購大旗,發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收購廣東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展翠食品”)控股權,股權收購具體比例待定。

資料顯示,展翠食品成立於1996年2月,前身爲展翠涼果廠。經多年發展,目前展翠食品主要以代加工形式開發和生產糖果、巧克力、餅乾、涼果等休閒食品。2024年2月,展翠食品被列入第三批中華老字號名單。

不過,這場併購半個月宣告終結。2024年12月18日,煌上煌發佈公告稱,公司與交易方進行了多次磋商,但由於與展翠食品控股股東之間針對收購控股權所涉及的相關條款無法達成一致,最終決定終止籌劃本次收購展翠食品控股權事項。

雖然與展翠食品的合作告吹,但煌上煌並沒有打消收併購的想。在上述公告中,煌上煌稱,“公司將持續做好生產經營,努力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同時繼續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資源整合,把握投資、併購機會,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

對此,楊懷玉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收購展翠食品未果一事,可以看出煌上煌試圖通過併購來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的努力。考慮到之前收購展翠食品並未成功,且休閒食品賽道競爭激烈,煌上煌如果繼續尋求收購,應該更加審慎選擇標的公司。

楊懷玉認爲,適合煌上煌切入的品類賽道應該是那些與現有業務有協同效應、能夠利用現有供應鏈優勢、並且市場需求穩定或增長的領域。例如,健康食品、即食便當、特色地方小吃等都是潛在的方向。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

作者:張釔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