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咱爸咱媽”玩得更安全舒心
銀髮族受關注,老年人出遊或將有新體驗。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遊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就滿足不同年齡羣體消費需求作出部署。其中,針對老年羣體,明確提出,要關注銀髮族,開發和提供適老化的文化、旅遊產品和服務。
如何突破銀髮遊存在的困境,提升老年人遊玩體驗?
銀髮族出遊需求大
當下,“有錢有閒”的老年人已成爲出遊的主力軍之一。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2023年,60歲及以上的銀髮旅遊者人數就已經達到11.6億人次,預計到2028年,銀髮旅遊市場規模將達約2.7萬億元,增長勢頭強勁。
攜程發佈的《2025年春節旅遊總結報告》顯示,郵輪遊在50歲以上的銀髮族中尤爲受歡迎。2025年春節郵輪訂單較2024年增長了357%,其中50歲以上人羣訂單增長近2倍。另據全球自駕遊平臺“租租車”數據,2025年春節,銀髮族自駕遊客平均消費額較其他年齡層高出7.2%。
“退休以後,我和老伴每年都會定期出遊。此外,要麼和老同學、老朋友結伴,要麼直接去旅行社報個團。”山西太原居民趙華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自從退休有了閒暇時間後,他與老伴選擇用旅遊的方式來消遣,在散心的同時也能盡情欣賞祖國乃至世界不同的風光。
元宵節過後,正值旅遊淡季,趙華老兩口選擇錯峰出遊去鄰近的陝西省,主打一個性價比。去哪兒數據顯示,2月10日至2月底,國內機票平均支付價格環比春節假期下降了三成,同比下降13%。除機票價格大幅回落外,酒店價格優勢也很明顯。在同程平臺上,部分酒店價格下降超過一半,例如大理洱海附近的民宿,春節假期價格爲700元至900元一天,2月中下旬則降至300元至400元一天。
“元宵節後,旅遊市場進入淡季,整個3月份‘不貴不擠’,適合大學生、銀髮族等錯峰出遊。”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表示,上述時間段往往會有小衆目的地火爆“出圈”,如之前的淄博、天水等。相關景區如果在淡季做好服務、積累口碑,旺季就會迎來更多遊客。
銀髮遊之“困”
文化和旅遊消費市場,具有明顯的年齡特徵。受年齡特徵影響,不同年齡段人羣的消費需求偏好、體驗過程,以及獲取諮詢渠道、購買和支付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較大差異。
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院長馬旗戟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方面,老年羣體在生理機能、風險防範、人際依賴、心理體驗、行爲模式、審美偏好、消費習慣等多方面,顯然不同於中青年羣體,所以需要更加重視老年羣體的出遊體驗。另一方面,受制於較爲保守封閉的行爲習慣,以及較差的自我保護能力,相較於其他羣體,老年消費受到權益侵害時不易察覺,對侵犯難以及時干預或糾正。這既是要重視老年羣體出遊的原因,也是對相關市場監管的重點。
儘管老年羣體在旅遊方面的消費潛力巨大,但我國銀髮遊市場仍存在不少亂象。比如以低價、免費吃住爲幌子吸引老年人,然後採用變相推銷、強買強賣等手段誘導消費,甚至進行詐騙;景區宣傳“老人免票”,但通過區間車等強制服務變相強迫老人付費;旅遊產品虛假宣傳“適老”,誘導消費後,老人實際上卻無法體驗;旅行社人員變相強制老人購物且無法退貨退款;老年門票強制綁定保險等附加產品;旅程中因健康等原因退團或退訂機票不給退費……
“當下,市場供求不對稱,老年消費市場供給存在一些短板,有限的供給與實際需求存在較大差距,難以滿足銀髮羣體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再加上,行業發展不均衡,相關產業主要集中在養老服務、康復輔助器具等方面,針對不同銀髮羣體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較爲短缺,對老年人文化、娛樂和社交方面的需求關注不夠。”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了產生銀髮遊困境的原因。
“適老化”應體現在
出遊的方方面面
自《若干措施》提出明確要求後,如何讓文旅產品更加“適老”成爲業內焦點。
在袁帥看來,這需要加強對老年羣體消費需求的研究和分析,瞭解他們的消費習慣、偏好和需求特點,以便爲他們提供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同時,還需要推進文化和旅遊產品的適老化改造,如優化旅遊線路、完善旅遊設施、提供便捷的旅遊服務等,以提高老年遊客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此外,還需要加強市場監管和質量檢查,打擊假冒僞劣商品和服務行爲,保障老年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馬旗戟建議,可以加強基礎設施和空間的適老化提升,如酒店住宿、交通出行、場地場所和環境等;也可以加強服務的適老化提升,比如配備瞭解老年心理生理特徵的導遊和陪伴人員、在場或隨隊的醫護人員,以及必要的老年輔助器具、當地醫療支持網絡等。
實際上,已有相關部門針對提升老年人出遊體驗提出了具體行動方案,比如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鐵集團等九單位於春節前聯合印發的《關於增開銀髮旅遊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就提出,完善旅遊列車運行保障機制、優化旅遊列車運行圖,推進適老化列車車底改造,增強熱點方向旅遊列車開行能力等。
原標題:銀髮族愈發鍾情外出旅遊
怎樣讓“咱爸咱媽”玩得更安全舒心
■中國城市報記者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