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潤新能IPO:上市前夕,一線生產工人遭降薪,是怎麼回事兒?
來源:基本面力場
最近有一家公司申請在創業板註冊上市,公司全稱是江蘇澤潤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澤潤新能”,保薦機構爲申萬宏源證券,保薦代表人爲彭奕洪、雷晨。
澤潤新能是國內光伏組件接線盒領域的重要供應商,專注於新能源電氣連接、保護和智能化技術,提供光伏組件接線盒一體化解決方案。作爲一家光伏產業鏈中的企業,澤潤新能有勇氣提出IPO,不容易,在行業協會都多次提及內卷和惡性競爭的背景下,自2023年以來已有十幾家光伏企業撤回了IPO申請,其中不乏中潤光能、美晶新材等有相當知名度的公司。
來看看澤潤新能的業績表現,只能說還算湊合,2024年營收同比微增3.75%、淨利小增9.83%,相比2022年和2023年的高速增長不可同日而語,力場君覺得這也正常,現在的大環境下,沒虧沒減就是剩者爲王了。
往前看,澤潤新能曾經的業績成長能力卻非同一般,2021年營收幾乎翻倍、淨利暴增405.39%,2022年營收增75.92%,淨利繼續翻倍、增幅達128.67%。
但有意思的是,也是在2022年,澤潤新能迎來了多家客戶之關聯方的突擊入股。具體包括公司的主要客戶賽拉弗銷售人員控制的常州蒼龍科技有限公司,在當年4月入股並持有0.42%股權,還有TCL中環(002129.SZ)的關聯方分別於當年8月和12月入股澤潤新能,合計持有3.19%的股權。
這些關聯方入股後,相關客戶的採購額增幅較大,引發了深交所對可能存在的利益輸送的關注,並要求公司說明入股前後銷售價格、信用期、合同條款是否發生變化,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
此外,針對澤潤新能最新發布的招股說明書,力場君還有個小問題,覺得是值得探討的。根據最新的招股書(註冊稿)披露,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的員工總數爲809人,其中包括生產人員659人;而根據公司此前發佈的招股書(上會稿),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的員工總數爲678人,其中包括生產人員540人。
與此同時,代表着生產人員人力成本的直接人工支出科目,在2024年上半年爲3084.69萬元,此前的2023年上半年則爲3029.69萬元。
上面的數據做個對比就很有意思了:在一線生產人員人數大幅增長上百人、增幅超過20%的基礎上,生產人員人力成本卻幾乎沒有增加,這也就對應着,一線生產人員的人均薪酬遭大幅減低。
至於身處上市前夕的澤潤新能,爲什麼要對一線生產工人的薪水開刀?有沒有藉此壓縮短期成本、粉飾毛利率的目的?這就不是力場君能下結論的了。從結果上來看,澤潤新能不論是銷售額還是專利儲備,在披露的同行業可比公司中,都不佔優勢,但公司的毛利率目前仍達到24.92%,顯著超過了18.22%的行業均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