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制」不是老闆說了算!律師:月薪沒有15萬很難構成
▲許多人都曾被「責任制」3個字綁住。(示意圖/取自Pakutaso)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許多人都曾被「責任制」3個字綁住,不過臺大雙語律師葉家瑄就指出,其實「月薪沒有15萬,很難構成責任制」,而且即便薪水達這個標準,也還有其他條件,所以如果老闆要員工接受責任制,錢卻又沒給到位,「要記得保護自己的權利喔!」
臺大雙語律師葉家瑄透過影片指出,「月薪沒有15萬,很難構成責任制,現在公司你要去走責任制,都要符合勞動部公告的規定,如果說你指是白領上班族,那你要月薪15萬以上,而且你要是經常性的薪資,不包含所謂的分紅、年終獎金,纔可以責任制」。
接着葉家瑄補充,就算月薪有15萬元,也還要符合其他條件,纔可以執行責任制,像是「你要是管理階級,不是說你是一般工程師,然後你不負責管理事項,你只是錢拿得比較多,你就要責任制」。
臺大雙語律師Linda yeh Attorney-at-Law(@attorney_lindayeh)分享的貼文
不過,若以餐飲業爲例,下班時間到了,但碗還沒洗好,可以離開嗎?葉家瑄則說,「只能說,工作要互相啦,但是呢,正常情況下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老闆說,我要叫你責任制,可是錢又沒有給到位,那這個大家要小心,要記得保護自己的權利喔!」
葉家瑄也在Threads上補充,她拍這支影片,只是想讓一般上班族更清楚責任制並不是這容易能成立的,「當勞工更懂法律、公司也更懂合規,責任制纔會回到它本來的目的:讓彈性與保障,能夠真正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