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幹了!薪資勞力不成比例 宜蘭法官轉任律師
宜蘭地方法院刑事庭審判長劉致欽在今年3月離職,轉任律師,他期許未來在保全當事人權益下,能讓訴訟更順利。(李忠一攝)
宜蘭地方法院刑事庭審判長劉致欽在今年3月離職,由他擔任主持律師的法律事務所今天(16日)舉行開幕茶會,沒等到退休就轉任,劉致欽坦言,詐欺案件愈來愈多,法官負擔太大,收入跟不上物價、房價上漲,才決定轉任律師。
劉致欽在29歲考上法官,是司法官學院第51期結業,32歲分發到宜蘭地院,擔任過民事庭與刑事庭法官,以及2年的審判長,在地院服務已有13年。
「工作負擔太大。」劉致欽說,會提前轉任律師的原因,是現在詐欺案件愈來愈多,他一天開15個庭,當中就有10件、多達3分之2是詐欺案件,1名被害者被騙10次,或案件中有20名被害者,都要釐清其金流。
他指出,宜蘭地院每月未結刑事案件最多達200件,民事也接近100件,刑事案件以詐欺案爲大宗,酒駕、毒品反而變少;民事案件增加原因,則是人民對自我權益意識擡高,或隨土地價值上漲,關於土地分割、地上權等訴訟案件也變多。
劉致欽直言,法官的薪水與工作付出愈來愈不成比例,付出的勞力多,但薪資沒有跟上物價、房價;以宜蘭地院爲例,編制31名法官,1名刑事庭法官1個月分到70至80件,民事庭法官也有50至60件,每天工時是10至12小時起跳。
他表示,法官必須中立,不管在民、刑事庭,都會看到被告與當事人對法律不瞭解,不知道怎麼主張自己的權益,他轉任律師後,有了解法官想法的優勢,未來會在保全當事人權益下,適時做出因應、讓訴訟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