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驅動變革 合力共促轉型——江蘇銀行出席UNEP FI亞太圓桌峰會

2025年6月19-2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組織(UNEP FI)主辦的“可持續金融亞太區域圓桌會議”在蘇州召開。此次會議聚焦推動亞太地區可持續金融發展,涵蓋實體經濟轉型、金融監管與政策發展、氣候風險和機遇、可持續信息披露等多方面議題,匯聚30餘國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及國際組織代表,共同探索金融助力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路徑。作爲UNEP FI銀行理事會中東亞地區理事代表,江蘇銀行受邀出席本次會議,黨委副書記、行長袁軍發表題爲“責任驅動變革 合力共促轉型”的主旨演講。

責任擔當:可持續金融已成全球共識

袁軍指出,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危機已成爲全球共同使命,可持續金融發展大勢不可逆轉。他強調,中國以“五篇大文章”爲核心的金融戰略,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及負責任銀行原則(PRB)高度契合,均致力於實現經濟外部性的內生化與價值化。截至目前,中國已有29家銀行簽署PRB,總資產佔全球PRB簽署機構總資產的30%,彰顯了中國金融業的行動決心。

“明確實施路徑、強化信息披露是可持續金融發展的關鍵保障和必然要求。”袁軍表示。江蘇銀行作爲PRB的積極踐行者,構建“識別影響-設定目標-披露進展”的管理閉環,將宏觀戰略任務分解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去;自主研發碳覈算系統,完成了全集團“範圍三”的碳排放覈算;連續三年發佈PRB自評估報告,聘請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獨立鑑證,持續提升信息披露的專業度和公信力。

會議當天,袁軍還就江蘇銀行PRB建設成果及PRB學院合作進展等事項,與UNEP FI 負責人Eric Usher、UNEP亞太區辦事處主任Dechen Tsering開展交流。

踐行成效:雙輪驅動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作爲全球百強銀行、全國系統重要性銀行,江蘇銀行構建了以ESG和PRB“雙輪驅動”可持續金融集團化發展戰略,以特色化經營、精細化風控、低碳化運營、專業化研究、體系化信披爲“五大支柱”的可持續金融發展體系。近年來,江蘇銀行持續優化多元綠色金融產品供給,落地全省首單“環基貸”、全省最大單“水權貸”,創新推出“ESG低排貸”、“綠電貸”、“綠色工廠貸”等產品。截至目前,全行綠色融資規模已突破6500億元。

未來,江蘇銀行將進一步深化負責任銀行建設,以集團化、專業化、國際化的可持續金融服務體系,爲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提供高質量金融供給,攜手全球夥伴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