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和特朗普直播吵架,最受傷的可能是他
澤連斯基在白宮和特朗普、萬斯的爭吵結束之後,美國國內輿論多少有些分裂了。
一些美國人和媒體,尤其是以前親民主黨的媒體,都在批評特朗普的失禮,覺得是美國丟臉。
但共和黨的媒體,幾乎異口同聲地指責澤連斯基,口徑與萬斯基本上一致,認爲是澤連斯基對特朗普不尊重,才引發了這場罕見的直播爭吵。
這也是個很有意思的變化。之前特朗普第一個任期的時候,共和黨建制派尚在,所以共和黨的媒體對特朗普並不完全支持,還是有一定的獨立性的,而現在已經完全變成了特朗普的應聲蟲。
這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說明,共和黨建制派實際上也已經潰散了,共和黨已經變成了特朗普的馬甲,就像統俄黨之於普京一樣。
特朗普本人反而覺得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在爭吵結束的時候,甚至表示這真是一個不錯的電視節目,播出之後收視率肯定不錯。
澤連斯基隨後就去了英國,斯塔默和英國國王查爾斯都接見了他,並與他進行了會談。
斯塔默除了宣佈會給烏克蘭提供22億英鎊的貸款,還說了兩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一個是英國將會和法國、烏克蘭一起,制訂一個和平計劃。很顯然,這個計劃是對特朗普的所謂和平計劃的迴應,也許會更加公正,但鵝國可能不會接受。因爲英法不可能像特朗普那樣,對普京的要求全盤答應。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這次是英國和法國一起行動,卻不是德國和法國來提出這個方案,而且也沒有提到德國參與的事情。但在這個問題上,德國的態度和離場不可能可有可無。
另一個是,斯塔默並沒有火上澆油,而是勸澤連斯基還是要改善與美國的關係,畢竟最終的和平方案是不可能沒有美國參與的。
川派不僅指責澤連斯基,而且再次沉渣泛起,老調重彈,認爲澤連斯基是目前和平計劃的障礙,要求澤連斯基下臺,換個人來執行特朗普的所謂和平計劃。
在這個問題上,澤連斯基的表態和上一輪一樣,再次表示他並無戀棧之意,只要歐美能夠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爲烏克蘭提供和平與安全保證,他就可以辭職。
坊間傳言說,十幾天之前,特朗普認爲澤連斯基要求下臺的時候,曾經指定萬斯負責具體操作。
按理說,顛覆別國政權是美國輕車熟路的事。但沒想到的是,他沒搞清楚,之前具體操作這些事的,並不是CIA之類的情報部門,那些部門只負責搞清楚,顛覆別國政權這種事,更多的時候是通過國際開發署之類的機構策劃和執行的。而這個機構剛被馬斯克給解散了。
而在這次爭吵之後,最受傷的人可能是特朗普的國務卿盧比奧。
從盧比奧的角度看,烏礦協議是一個對美國非常有利的協議,算是他上任以來的第一個重大收穫。但他沒想到,前面的準備工作他都做完了,最後本應該只是走個流程,雙方元首見個面籤個協議的事,結果卻被萬斯一頓攪和給搞砸了。
所以,在爭吵現場盧比奧一言未發,之後盧比奧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面色鐵青,眼看着到手的KPI就這麼雞飛蛋打了。
作爲特朗普這個草臺班子政府裡唯一政治經驗算是比較豐富的政客,盧比奧之前也曾經參加過大選,雖然也經常不靠譜,但和特朗普政府其他人比,起碼不算素人,基本的政治素質應該還是有的。
可能他也沒想到最終會搞成這樣,因爲他也想不到特朗普和萬斯會不靠譜到這個程度。
照這個局面發展下去,說不定澤連斯基還沒下臺,盧比奧就得辭職滾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