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氫能“智”造 “鏈”動未來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3日訊 在新能源賽道的激烈角逐中,電池製造領域的競爭尤爲白熱化。協氫 (棗莊) 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氫燃料電池賽道,通過縱向延伸產業鏈、橫向推進智能化升級,以持續的技術創新與品牌進階,全力打造行業新標杆。棗莊薛城融媒記者王銘浩說:“大家看,我手中的這塊電池就是風冷氫燃料電池。它的續航時間長,氫氣利用率達到98%,清潔又環保。最重要的是能夠適應極寒天氣,在零下40多度的環境中仍能保持正常作業。那這樣的電池究竟是怎樣生產的呢?接下來讓我們去車間一探究竟。”
生產車間裡,一卷卷滾動的碳紙和膜電極,就是風冷氫燃料電池的起點。原材料變身成電池的第一步就要經歷裁切。整個車間由企業自主研發的生產系統進行智能化控制,輸入精準的數據就可以裁切出理想的效果。
協氫(棗莊)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設備工程師高彭飛說:“裁切工藝屬於氫電池製造的前期工序,目前在我們行業,如果使用手工裁切,效率和精準度都比較低。我們在氫電池領域較早實現膜電極裁切自動化,精準度可以達到0.2毫米以上。”
材料被裁切之後,需要把碳紙覆蓋到碳紙板上,這就來到氫燃料電池製造的核心工藝——點膠。各個企業的點膠工藝各有不同,卻都在追求點膠時的精準度、密封性以及達到長時間不脫膠、不開裂的效果。想要做到這些,就輪到視覺點膠機出場。
協氫(棗莊)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設備工程師高彭飛說:“我們自主開發了適合廠區生產工藝的點膠設備,從而實現了智能化、自動化點膠。視覺點膠機上的鏡頭聚焦工作臺,通過三維自動修正,把位置信息反饋到plc控制系統,系統下達運動控制命令到機器人,完成精準的多軸聯動點膠。點膠允許偏移量控制在正負0.1毫米以內。”
點膠之後要歷經裝堆以及後續檢測等一系列流程,氫燃料電池才能夠應用到兩輪車、三輪車、觀光車等領域。從裁切刀具開始對原材料進行切割,一直到風冷氫燃料電池銷往外地市場,整條產業鏈實現數字化控制、智能化生產,書寫了“山東好品牌”的新答卷。在構建完整產業鏈的同時,企業把相當大的精力放在技術研發上,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進行材料研發,部分研究團隊的電堆功率密度和低溫啓動性能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協氫(棗莊)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北海說:“風冷氫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小功率移動和便攜式應用領域擁有巨大的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我們的)團隊正在研發更長續航、耐低溫、高比功率、高發電率的風冷氫燃料電池,在新能源賽道轉型突圍,實現新突破。”
閃電新聞記者 劉印紅 薛城融媒 杜文正 郭俊池 王銘浩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