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停經補充荷爾蒙 切記2原則

健康熱門

臺灣女性平均50歲停經,傳統認爲40歲以前屬於「早發性停經」,近年也有人將45歲以前停經納入範疇。醫師提醒,務必在黃金時期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只要遵守2大原則,就不會增加罹癌風險。

臺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賴宗炫說明,早發性停經常見的風險因子包括:身形瘦小(BMI小於18)、長期吸菸、曾接受卵巢手術、曾接受化療或骨盆放射治療、自體免疫疾病而長期使用高濃度類固醇或細胞毒殺藥物,而遺傳因素也不能忽視,如果媽媽、外婆都是40歲前後停經,女兒也有高機率會早發性停經。

早發性停經對女性影響深遠,除了失去生育機會,停經代表身體進入老化階段,骨質疏鬆、三高問題都可能提早出現,因此,荷爾蒙補充治療是重要選項。

有些人擔心荷爾蒙補充治療會增加罹癌風險,賴宗炫說,2003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曾進行大型隨機研究,結果顯示補充荷爾蒙超過4年半可能增加乳癌風險,然而後續研究發現,需依照不同族羣而論。目前最新研究發現,針對停經且有更年期症狀的婦女,在60歲之前補充荷爾蒙,且持續不超過10年,不會增加罹癌風險。

不過,荷爾蒙補充治療仍有禁忌症。賴宗炫說,陰道不明原因出血者不得貿然使用;正在接受癌症治療者,需評估使用低劑量荷爾蒙或非荷爾蒙療法;肝炎或肝功能異常者,因荷爾蒙藥物需經肝臟代謝,因此不適合使用或改用經皮吸收荷爾蒙;有血栓家族史者,需與醫師討論是否改用非荷爾蒙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