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運非法廢棄物 遭疑稽查鬆散

宜蘭縣環保局20日赴議會報告外縣市營建廢棄物進入縣內把關及處置情形。(宜蘭縣環保局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

宜蘭縣環保局20日赴議會報告外縣市營建廢棄物進入縣內把關及處置,遭議員質疑稽查鬆散,自2020年至今僅查獲20件載運非法廢棄物。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會再針對制度面、人力及機具全面盤點、檢討,讓違規事件歸零。

環保局長許嘉琦昨在議會報告指出,縣外廢棄物入境查處機制,包括濱海公路(臺2線)石城稽查站及北宜公路(臺9線)、中橫宜蘭支線(臺7甲線)等,均不定期由縣府建設處、農業處、警察局、環保局等機關聯合稽查,阻絕外縣市廢棄物非法流入。她表示,每月至少有3至6次聯合稽查,警局攔停所有大型車輛入站受檢、建設處查驗入境土石方、農業處查驗農業廢棄物、環保局查驗其餘廢棄物類型,去年11月更與相關單位聯合查辦,破獲大型跨縣市犯罪集團棄置案件。

民進黨議員林麗指出,不論是廢棄物處置或土方超載,皆需跨部門合作與精準監控,更應編列專案預算推動數據化管理,建立完善土方車運輸資料庫,作爲監控與追溯依據,對於限制或禁止外縣市廢棄物進入,縣府應儘速研擬並制定具法律效力的「廢棄物自治條例」。

無黨議員林聰池說,縣府對土方運輸車輛抽查機制應明確化,否則將無法發揮嚇阻作用,自2020年至今僅查獲20件,難怪業者毫無顧忌,因爲「縣府根本沒有在抓」,應增編抽查預算,配置必要設備與機具,現場抽檢可疑土方若發現夾帶非法廢棄物即可重罰,形成震懾效果。

許嘉綺迴應,對於非法棄置廢棄物與土方問題,應從源頭、運輸過程至最終處置全面追蹤與管控,唯有建立完整且透明去化機制,讓業者有合理、合規且可負擔的處理管道,纔能有效降低因價格落差引發的違法動機,縣府有責任透過制度設計,導向合法去化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