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組應對關稅平臺 管中閔任召集人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與民衆黨主席黃國昌(左)22日舉行「把民主還給臺灣-在野領袖峰會」。(黃世麒攝)
國民黨和民衆黨22日舉行在野領袖峰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等外部挑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出提高特別預算及國安基金規模、擴大內需、分散市場、召開國是會議等4項解方;民衆黨主席黃國昌則拋出在野攜手創造「民間平臺」,由前臺大校長管中閔擔任召集人,每半年提出衝擊影響評估。
朱立倫指出,關稅戰是手段,美元匯率、美債危機纔是要解決的關鍵議題,他認爲目前特別預算880億元規模完全不足,至少提高到2000億元;另因股市規模已大幅提高,國安基金也要大幅提升,才能發揮功能。
朱立倫並稱,臺灣要擴大內需,至少需開放1個月免籤,吸引國際觀光客來臺;同時分散市場,強化外貿佈局,中央、地方協力拓展多元新市場,提升產業韌性與抗風險能力;最後則再次呼籲召開國是會議,凝聚朝野共識迎戰危機。
黃國昌直言,政府與美方談判不能只有片面接受,必須要求美國將臺灣當成重要民主盟友,又因國際經貿禁不起陰晴不變風險,所以應該要求臺美簽訂FTA。而當民進黨政府無能評估關稅衝擊時,在野可攜手創造平臺,提出民間版的衝擊影響評估。
他補充說,此民間平臺應採取滾動式更新、每半年檢討一次,並可由具實務經驗的專業人士擔任召集人,確保評估結果兼具理性與公信力;他隨後宣佈管中閔已答應擔任民間平臺召集人。
民衆黨人士表示,管中閔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發會主委等職務,加上本身專業是計量經濟,對政策研究相當嫺熟。
對於在野黨的動作,民進黨發言人韓瑩強調,政府對關稅議題早已超前準備,去年7月政院成立經濟外交工作小組,在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盤點經貿現況並擬定對策,政府一直在做事,只是在野黨選擇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