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追風逐電”的年輕人
探訪西藏那曲歐瑪亭嘎風電場——
在世界屋脊“追風逐電”的年輕人(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
本報記者 安博文攝
在藏北草原平均海拔4650米的土地上,登上“大風車”內部的升降梯,再手腳並用攀爬近20米高的梯子,歐瑪亭嘎風電場運維人員常建瑞喘了幾口粗氣,隨後開始檢修測試。對這位21歲的青年來說,這樣辛苦的檢修,不過是他們“追風逐電”的日常。
西藏自治區蘊含豐富的風能資源。然而,作爲中國海拔最高的地級市,那曲市受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影響,電網系統曾經相對薄弱,冬季停電的情況時有發生。
2024年1月,國家能源集團西藏那曲歐瑪亭嘎100兆瓦風電項目全部建成投產,成爲當時全球超高海拔地區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項目。每年約有2億度電從這裡併網輸向千家萬戶,可滿足23萬人一年的用電需求。一大批像常建瑞這樣的年輕人慕名而來,成爲維護風電場平穩運行的中堅力量。
“項目剛投產時還沒有智慧監測系統,遠遠地看到風機扇葉不轉了,就要抓緊開車來排查問題。”常建瑞對記者說,“現在我們中控室的電腦上實時顯示25颱風機的運行狀態,大大節省了時間精力。”如今,除了個別需要現場檢修的情況,大多數工作時間他都可以在後臺關注風機狀態。
負責風機維護檢修的陳陽同樣是位00後。陳陽是四川內江人,大學就讀於機電一體化專業,聽說西藏有個“超高海拔大容量機組”項目,便主動請纓報了名,“年輕人嘛,就是想去外面闖,跳出自己的舒適圈。”
去年年底,由於天氣惡劣,兩隻風機葉片遭雷擊後損壞,急需維修。陳陽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在風機上安裝好吊籃,頂着零下20多攝氏度的寒風完成維修作業。“在吊籃裡風吹得我鼻涕直流,但想到抓緊時間修復設備,能讓更多家庭早點用到電,值!”
在風電場內部,流傳着這樣一句話:“我們多發一度電,當地羣衆就能多用一度電。”許多年輕人常以此自勉,爲機組、線路和升壓站的平穩運行貢獻一份力量。
34歲的風電場運維負責人貢桑扎西,在這羣年輕人裡算是“大哥”。“2014年從西藏大學農牧學院畢業後,我就進入了電力行業,歐瑪亭嘎是我工作過的海拔最高的地方。”貢桑扎西驕傲地說,他在風電場投產前就一直參與生產準備工作,對這裡的每個角落都諳熟於心。
風電場的運維工作不容許一絲馬虎。貢桑扎西說,平時一起工作的同事大多是95後,還有好幾個00後,都是參加工作沒多久的年輕人,因此他“不僅要管理好風電場日常運行,在消缺、維護工作上也要做好示範,在喝水、吸氧這樣的小事上更要做好保障”。
據國家能源集團西藏電力有限公司那曲分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歐瑪亭嘎風電場工作人員中,35歲以下青年佔比超過84%。“現在的年輕人創新辦法多、工作能力強,適應高原環境的能力也不錯,我們歡迎更多年輕人,特別是當地青年加入我們,爲風電站建設創造更多可能。”貢桑扎西說。 【編輯:李巖】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