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書寫“京藏同心”首善答卷

本報特約評論員

大愛跨山海,真情匯高原。從北京到拉薩,距離超過3500公里,海拔落差超過3600米,但這並不能隔斷兩個城市的深厚情誼。錨定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北京,堅持首善標準,抓項目促發展,全要素保落實,推動援藏項目在民生改善、產業升級、基層治理等領域全面開花,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奮力推動新時代對口援藏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在世界屋脊書寫“京藏同心”的首善答卷。

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拉薩市布達拉宮廣場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慶祝大會,同西藏各族各界幹部羣衆約2萬人歡聚一堂,熱烈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習近平作爲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率中央代表團到西藏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慶祝活動,在黨和國家歷史上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視、對西藏各族幹部羣衆的親切關懷。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西藏曆史翻開嶄新一頁。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西藏各族人民自強不息、團結奮鬥,雪域高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間奇蹟。今日之西藏,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生態良好、邊防鞏固、人民安居樂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中央和各地給予西藏的大力支持和無私援助。西藏海拔高、低壓缺氧,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惡劣,經濟基礎薄弱。對口援藏是黨中央着眼西藏工作大局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尊重客觀規律,在承認東西部歷史差異和現實不均衡性的前提下,堅持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原則,逐步縮小區域之間發展差距,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舉措。這充分展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

從北京到拉薩,距離超過3500公里,海拔落差超過3600米,但這並不能隔斷兩個城市的深厚情誼。對口援助拉薩“兩區兩縣”31年來,一批又一批援藏幹部人才響應黨中央號召,踏上西藏這片熱土,擔當奉獻、接續奮鬥,用實際行動詮釋使命與榮光。北京路、連心橋、犛牛館、“小鳥巢”……百餘項基礎設施項目遍佈拉薩,見證着京藏兩地心手相牽的深厚情誼。

數十載風雨同舟,數十載愛滿邊疆。從率先成建制選派優秀教師,“組團式”助力拉薩教育事業邁向新階段,到“以院包科”推進拉薩市人民醫院實現“三甲”創建,培養帶不走的醫療隊伍;從創建有機犛牛養殖基地、建設現代化農業大棚,帶動百姓增收致富,到交融式集團化訪學,“心連心”藝術周兩地展演……基礎設施、產業、教育、醫療、交往交流交融、文化六大領域,近70億資金,800餘個援藏項目鑄就的累累碩果描繪出民族融合的動人畫卷。

北京援藏,富民興藏,用心用情。“十四五”中期,北京專門對援藏項目進行了優化調整,新增18個接地氣的項目,讓更多項目覆蓋民生、基層。過去三年,北京投入11.12億元推動72個項目落地生根。北京援藏團隊還早早進行了“十五五”規劃前瞻性研究,將五大領域180餘個儲備項目納入項目庫,爲未來援藏擘畫科學藍圖。

把產業就業支援作爲援藏工作的突破口,積極引導北京企業到西藏投資興業,將促進當地羣衆就近就業。把文化教育支援作爲援藏工作的發力點,做強“京彩拉薩”文化援建品牌,北京的文教資源優勢得以彰顯。支持西藏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與北京數字企業開展算力供需對接,兩地在培育新質生產力上的合作得以深化。促進市場互通、品牌互宣、客源互送,兩地在旅遊開發的合作將更加密切。推動兩地綜合保稅區聯動發展,支持雙方企業共同拓展國際市場,兩地在對外開放上配合將更加順暢……這一切,將共同構成新時代北京對口支援工作的生動實踐,也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最鮮活的註腳。

大愛跨山海,真情匯高原。錨定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北京,堅持首善標準,抓項目促發展,全要素保落實,推動援藏項目在民生改善、產業升級、基層治理等領域全面開花,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奮力推動新時代對口援藏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在世界屋脊書寫“京藏同心”的首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