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私募生態變了”

◎記者 湯立斌

“私募行業生態的變化還是挺明顯的,尤其是在深圳。”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走進深圳天使母基金,公司副總經理許允琪在接受採訪時發出了這番感慨。她告訴記者,深圳天使母基金致力於培育優秀初創企業,持續支持早期科技成果轉化。

“2023年底,我們新設立了科技創新種子基金,認繳總規模20億元,支持更早更小的種子期項目。”許允琪說,天使子基金存續期不超過10年,但種子基金可達15年,天使母基金回收資金可用於循環投資,是真正可長期陪伴創業企業成長的“耐心資本”。

“種子基金被要求投向初創企業的首輪融資。”許允琪認爲,種子基金向更早更小的科轉領域持續探索,也可看作是解決極早期市場化失靈的“大膽資本”。

在深圳,許允琪還有其他新發現:“有原本以投中後期爲主的創投管理人,也開始逐步往投早期方向發展,要求投資經理手裡有投早期項目的案例。同時,有的引導基金開始延長在管子基金的存續期,應對子基金退出難的市場環境,促進基金順利退出。”

據悉,近年來,隨着相關政策落實顯效、本土機構持續加深佈局,深圳在“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退出渠道也進一步暢通。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資於種子期、起步期企業項目9462個,同比增長4.28%,佔比46.36%;投資於中小企業項目13732個,同比增長3.87%;投資於初創科技型企業項目顯著增長,在投項目5678個,在投本金987.5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86%和9.03%;投資於高新科技企業項目數量10899個,同比增長5.71%。此外,2024年,深圳私募股權創投行業退出項目數量達1954個,創近3年新高;實際退出金額588.31億元,同比增長70.28%。

支持政策措施仍在接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 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提出,將優化科技型企業債權和股權融資協同銜接機制,並支持保險資金依法合規投資在深圳發起設立的主要投向特定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

“我們始終把投資金與投服務相結合,把扶持機構天使與扶持個人天使相結合,發揮好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改革創新精神,致力於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天使投資之路,示範引領行業發展。”許允琪說。

轉自: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