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penAI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科技媒體TechCrunch近日報道了一篇引人注目的博客文章,作者是三週前剛從OpenAI離職的工程師Calvin French-Owen。這位曾參與開發OpenAI最具前景新產品之一的工程師,在公司工作一年後選擇離開,並公開分享了他在這家AI巨頭內部的真實工作體驗。
French-Owen曾是客戶數據初創公司Segment的聯合創始人,該公司在2020年被Twilio以32億美元收購。三週前,這位參與開發OpenAI最具前景新產品之一的工程師選擇從公司離職,隨後在個人博客上分享了他在OpenAI工作一年的深度觀察。
他強調自己離開OpenAI並非因爲任何"戲劇性事件",而是希望重新回到創業者的角色。他在博客中坦言,選擇離開是爲了追求自己的創業夢想,而非對公司文化的不滿。
這篇博客文章揭露了許多OpenAI內部運作的細節,從瘋狂的產品開發節奏到公司文化的獨特之處。French-Owen特別詳細描述了團隊如何在七週內從零開始構建併發布代碼助手Codex的經歷,這款產品直接與Cursor和Anthropic的Claude Code等工具競爭
他的觀察既證實了外界對OpenAI的一些認知,也糾正了不少誤解。從公司的快速擴張到內部管理挑戰,從產品發佈的魔力時刻到外界監督的壓力,French-Owen的分享爲外界提供了難得的內部視角。
瘋狂擴張:從千人到三千人的蛻變
OpenAI的增長速度可以用"瘋狂"來形容。French-Owen透露,在他工作的一年時間裡,"OpenAI從1000人增長到了3000人"。這樣的擴張速度在科技行業也屬罕見。
這種快速擴張並非沒有原因。ChatGPT被公認爲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產品,今年3月公司宣佈其月活躍用戶已超過5億,並且還在快速攀升。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大AI公司都在加速招聘優秀人才,OpenAI自然不能落後。
然而,如此快速的人員增長也帶來了顯而易見的挑戰。正如French-Owen所觀察到的,當公司規模迅速擴大時,原有的管理體系往往跟不上節奏,各種問題開始暴露出來。
成長的煩惱:混亂中尋找秩序
快速擴張的代價很快顯現出來。French-Owen直言不諱地指出:
在這種環境下,OpenAI仍然保持着小型初創公司的文化特色——員工可以相對自由地實施自己的想法,幾乎沒有繁文縟節的束縛。但這種自由也帶來了負面效應,多個團隊經常在做重複性工作。French-Owen舉例說:"我見過至少六個用於隊列管理或代理循環的代碼庫。"
技術層面的挑戰同樣明顯。公司內部的編程水平參差不齊,既有來自谷歌的資深工程師,他們能編寫支持十億用戶的代碼,也有剛畢業的博士生,缺乏實際編程經驗。再加上Python語言的靈活性,導致公司的核心代碼庫"有點像個垃圾場"。French-Owen坦承,系統經常出現故障或運行緩慢,不過高級工程管理層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正在積極尋求改進方案。
創業精神:七週打造Codex的奇蹟
儘管面臨各種挑戰,OpenAI仍然保持着濃厚的創業氛圍。French-Owen觀察到,這家公司"似乎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是一家巨型公司",從完全依賴Slack進行溝通就能看出這一點。他將公司的文化比作早期Facebook時代的Meta,充滿了"快速行動,打破常規"的精神。
這種創業精神的最佳體現,就是Codex項目的開發過程。這款與Cursor和Anthropic's Claude Code競爭的編碼工具,竟然只用了七週時間就從構思走向發佈。
French-Owen回憶說,他的高級團隊包括大約8名工程師、4名研究人員、2名設計師、2名市場推廣人員和1名產品經理,整個團隊幾乎沒怎麼睡覺就完成了這個項目。
產品上線後的表現更是令人驚喜。French-Owen感慨道:
這種即時的用戶增長,讓團隊的辛苦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透明與保密的矛盾:在聚光燈下工作
作爲全球最受關注的AI公司,OpenAI處在一個相當特殊的位置。一方面,公司高度重視保密工作,試圖控制信息泄露;另一方面,外界對公司的一舉一動都極爲關注。
French-Owen描述了這種"玻璃屋"效應:"ChatGPT是一家備受審視的公司。這導致了一種保密文化,試圖控制向公衆的信息泄露。"
同時,公司也密切關注社交媒體上的動態,特別是X平臺。如果某個帖子在那裡走紅,OpenAI會看到並可能做出迴應。正如French-Owen引用朋友的話:"這家公司靠Twitter情緒運營。"
這種對社交媒體動態的高度關注,反映了公司對公衆輿論的重視程度。這種外界壓力不僅來自普通用戶和媒體,還包括政府和競爭對手的密切關注。
各國政府都在監督OpenAI的發展,競爭對手也在密切觀察其動向,而OpenAI同樣在觀察競爭對手。French-Owen總結道:"感覺風險真的很高。"
這種矛盾的狀態反映了OpenAI面臨的獨特挑戰——既要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又要應對公衆監督;既要快速創新,又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員工們不僅要面對技術挑戰,還要適應高度透明的工作環境。
安全爭議:理論與實踐的平衡
外界對OpenAI最大的爭議之一就是其在AI安全方面的態度。許多AI安全專家,包括一些前OpenAI員工,都批評過公司的安全流程。對此,French-Owen提供了內部視角的澄清。
他指出,外界對OpenAI"不夠重視安全"的看法是最大的誤解。雖然確實有"末日論者"在擔心理論上的人類風險,但公司內部更多關注的是實際安全問題,"比如仇恨言論、濫用、操縱政治偏見、製造生物武器、自我傷害、提示注入"等具體威脅。
French-Owen強調,OpenAI並沒有忽視長期潛在影響。公司有研究人員專門研究這些問題,並且清楚地意識到數億人正在使用其大語言模型尋求從醫療建議到心理治療的各種幫助。
未來展望:在變革中尋找方向
從French-Owen的描述來看,OpenAI正處在一個關鍵轉折點。公司需要在保持創新速度和初創精神的同時,解決快速擴張帶來的管理和技術債務問題。如何在數千名員工的規模下仍能保持高效決策和產品迭代,將是公司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層面的改進已經在進行中。French-Owen提到,頂級工程管理層已經意識到代碼質量和系統穩定性問題,正在着手改善。但這種改進需要時間,也需要在不影響創新速度的前提下進行。
以下爲AI翻譯的前OpenAI工程師Calvin French-Owen博客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