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糊的世界中締造光明的印記

近日,2024年度“感動豐臺”十大人物暨“豐臺好人”年榜發佈活動在北京豐臺一方劇場舉行。活動中,破曉黑暗追光而行的青年醫生劉嬌的人生故事令人動容,先天視力僅有0.01的她,勇攀醫學高峰,在黑暗中鑿出一道光,不僅照亮了自己,也用鍼灸點亮了無數病患的康復路,在模糊世界中締造出一道道清晰的青春印記。

一邊輕聲細語地與患者交流,一邊捻動手指在患者的穴位上游走……豐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中醫診室裡,北京青年報記者見到了正在專心工作的劉嬌。單從她的狀態看,絲毫感覺不到這是一位視力障礙人士。在工作間隙,這位性格堅韌的姑娘向北青報記者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1990年,劉嬌出生了。然而命運卻跟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患有先天性視網膜色素變性,雙眼視力僅有0.01,眼前的世界只剩下模糊的光感。幸運的是,劉嬌的父母並沒有因此放棄女兒,反倒是做出了一個勇敢又大膽的決定——讓她像普通孩子一樣成長,去感受世界的美好,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從小學開始,劉嬌一直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她也因此摸索出了獨特的學習方式:用放大鏡逐字閱讀教材、湊在黑板前抄板書、用別的學生雙倍的時間完成作業……直到上高中,劉嬌都沒有過一絲一毫的退縮,成績始終在班級中名列前茅。回憶起那段經歷,劉嬌很驕傲:“那時候突然發現黑暗並不是我的牢籠,而是磨鍊我的特殊考場。”

2009年,劉嬌順利考入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中醫鍼灸推拿專業,對她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旅程。與普通人相比,大學期間劉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她每天都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練習鍼灸和推拿手法,胳膊上留下的無數小針眼,見證了她爲實現夢想所付出的艱辛。值得一提的是,在學習之餘,劉嬌還抽空積極地參加了學雷鋒義診等志願者活動,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者的仁愛之心。

之後,劉嬌又以初試、複試、總分均第一名的好成績,考取了母校中醫專業的研究生,獲得了現階段視障考生所能達到的最高學歷。2019年,劉嬌順利考取了執業醫師證,成爲一名合格的醫生。碩士畢業後,她加入了豐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從事成人推拿和小兒推拿的日常診療工作。

工作中,劉嬌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患者。從1歲半的幼兒到90多歲的老人,面對每一位患者她都很有耐心,會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病情特點,精心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幫助他們緩解病痛。遇到一些小患者,她還會進行“角色扮演”,先與他們交朋友,再讓孩子們接受治療。

有一次,一位幼兒園小朋友站在診室門口,緊緊抱着媽媽的腿,看着劉嬌身上的白大褂,不肯走進來。劉嬌瞬間聯想到自己小時候對醫院的恐懼,於是她脫下白大褂,微笑着走出診室,在樓道里和小朋友玩起了遊戲,一邊還耐心地跟小朋友聊天,逐漸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兩個人成爲好朋友後,小朋友主動拉着劉嬌的手走進診室,開始接受治療。

參加工作4年多來,劉嬌憑藉着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得了患者們的廣泛讚譽。無數患者贈送的錦旗和表揚信,都是她繼續前行的動力。2023年,劉嬌成爲豐臺區“建功新時代”百姓宣講團的一員,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了一篇題爲《一路有我一路生花》的宣講報告,用自己在黑暗中追逐夢想、克服困難、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激勵着更多的人奮發向前,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劉嬌用鍼灸爲患者點亮了康復之路,用堅韌和樂觀爲他們點亮了希望之光,用雙手“看見”了世界的美好。被問及一路走來的信念時,劉嬌溫柔又堅定地說:“我想告訴每一個在黑暗中的人,真正的光明,其實就在你爲他人照亮的那束光裡。”

文/本報記者張知依

供圖/受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