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拾荒者 新北列冊數、納關懷計畫者偏低

在新北板橋街頭整理資源回收的婦人,即便下着毛毛細雨,仍穿雨衣冒雨上工,展現辛勤一面。記者王慧瑛/攝影

全臺列冊約7500名拾荒者,新北列冊僅265人,列冊數在六都中偏低。環境部推動的資收關懷計劃全國有2700多人蔘加,新北目前僅有56人蔘與。環保局坦言,資收個體戶關懷計劃立意良善,但第一線推動困難,官方與拾荒者缺少信任感是一大困境,加上列冊後會有定期訪查,都是拾荒者參與意願不高原因。

環境部資收關懷計劃是從資收大軍計劃轉型而來,資收關懷計劃提供五大措施,包括保價回收補助,以市價2至3倍價格收購,每月5000元爲上限;到府收運服務,必要時可約到府清運資收物;補充裝備如口罩、防疫面罩等物資;協助資收個體戶投保險微型保險(每人每年30萬的意外險);環境改善服務,至個體戶貯存區進行場域清消。

新北市環保局說,資收關懷計劃對象以實際有從事資源回收的工作者,且有意願納入列管的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爲優先。目前新北參與資收計劃僅56人,民代質疑政策推動力道、誘因不足,環保局坦言,要說服拾荒者參與計劃不容易,許多人不願意和公部門打交道,或接受公部門的要求及管理。

新北板橋一名拾荒婦人每晚會到熟識的店家撿拾紙箱等回收物,她說,參加官方開辦的資收關懷計劃有好有壞,雖然有人到府收運較省力,但公部門的錢也沒那麼好拿,必須接受一些規範與管理,因此她沒意願加入。

新北市議員卓冠廷去年10月在議會質詢點出,雙北拾荒者造冊成效在六都都偏低,卓當時秀出全國數據,指全臺7491名列冊拾荒者,臺北只有212人列冊,新北當時僅220人,質疑造冊掌握狀況明顯不佳。除了列冊人數偏低,關懷計劃全國有將近2700個參加者,當時臺北參加計劃只有41人,新北當時是70人,參與人數和實際從事拾荒規模落差大。

針對「2024臺灣拾荒者調查報告」,卓冠廷認爲,新北市政府有責任重新檢視支持基層拾荒者的支持制度。現行回收體系高度仰賴高齡拾荒者,其在處理全臺近1成回收物中扮演重要角色,卻常因空間不足而被檢舉開罰,顯示政策協調與資源配置仍有明顯問題。

卓冠廷建議環保局應與社會局、民政局建立跨局處合作機制,研議在各行政區設置公共回收暫置與整理空間,減少社區衝突與違規罰鍰。同時,社會局應盤點實際拾荒者需求,提供就業輔導、照顧服務銜接等社福支持,並由民政系統協助建立拾荒者名冊與在地通報機制,強化資源回收網絡的韌性,也更符合高齡友善城市與社會安全網的政策目標。

社團法人臺灣五角伴回收平權協會訪談全臺逾300名拾荒者,近期完成「2024臺灣拾荒者調查報告與公正轉型政策建議書」,拾荒者中,女性佔7成,65歲以上高齡者也約整體7成,又老又窮是他們的寫照。圖/社團法人臺灣五角伴回收平權協會提供

在新北板橋街頭整理資源回收的婦人,即便下着毛毛細雨,仍穿雨衣冒雨上工,展現辛勤一面。記者王慧瑛/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