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復建牛步…嘉義布袋港淤沙多 漁民出海翻船1人失蹤
嘉義布袋南北堤長期受淤沙困擾,因溼地保育議題遲未解決,丹娜絲颱風後又涌入大量淤沙,1艘漁船前天中午在布袋外海翻覆,3人落海,僅2人獲救,1人遭浪捲走失蹤,至今下落不明。漁民怒批,港口淤沙嚴重,「白海豚比人命重要」,盼政府積極清淤正視漁民安全。
地方居民說,布袋鎮許多人靠出海維生,南北堤因淤沙、水太淺,導致浪大翻船,中央官員在丹娜絲颱風後勘災,口頭承諾會協助南北堤清淤,可是到現在過了3個月,都沒有任何清淤動作,已經有人落海3天失蹤,這是漁民出海安全問題,盼政府重視積極處理。
縣府農業處表示,丹娜絲颱風後在布袋港帶來大量淤沙,原訂標案抽砂量體不足負荷,淤沙量太大,向中央提報丹娜絲災後復建計劃,目前已提報計劃仍待中央覈准,經費約2千多萬元,但也請原來的標案廠商協助,儘量維持安全航道,讓漁民能出海作業。
外傘頂洲逐年流失,海委會防護計劃短期以廢蚵棚固沙,但外傘頂洲仍向東南方移動,造成沿海養殖牡蠣空間縮小,且白水湖壽島也跟着南移,堵住布袋第三漁港出入口,立委蔡易餘前年邀海委會、國海院研議中長期計劃,最終因白海豚棲地,決定採柔性緩慢防護工法。
有漁民怒批,現在白海豚比人命還值錢,因爲被畫設爲溼地,很多工程都動不了,冒險出海風險愈來愈大,「難道要再多死幾個人才願意嗎?」政府應提出明確時程,加速審議與清淤作業,不能再以環評與溼地名義拖延,只顧白海豚生態而忽視人命安全。
立委蔡易餘說,嘉義縣沿海區域部分畫爲國家級保育溼地,受限制不能直接進行填海造陸等工程,須申請溼地解編,等內政部相關審議程序通過,在最小幅度縮減溼地範圍,也讓工程能夠順利進行,正努力推動相關流程,盼在環境保護及海洋經濟取得最大平衡共識。
嘉義縣布袋鎮南北堤淤沙嚴重,一艘漁船前天中午不慎翻覆,3人跌落海中,只有2人獲救,另1人至今仍未尋獲。圖/民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