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第3漁港年年清淤還是淤積 縣府出招築軟堤
嘉義縣布袋第3漁港淤積日益嚴重,清淤頻率已提高到1年1次。(張建成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布袋第3漁港淤積日益嚴重,即使清淤頻率提高到1年1次,仍無法改善,淤積嚴重時,航道寬度甚至從50米縮減到10米,船隻甚至必須等漲潮才能進出港,在爭取到漁業署補助後,縣府農業處6月已啓動抽砂清淤作業,並規畫把疏浚土砂裝進沙腸袋,堆砌成長約50米長的軟性防波堤,測試是否能減緩漂砂淤積的速度。
布袋第3漁港從北側壽島沙洲長延伸至港嘴、航道一帶,常年受外海漂砂淤積影響,原本5年疏浚1次,2021年起得年年清淤,當地蚵農、漁民作業相當不便,立委蔡易餘昨(2日)邀相關單位會勘,除確定由縣府先行施作軟性堤防外,漁業署也同意縣府可先提計劃,讓清淤作業不因補助申請而中斷。
布袋第3漁港淤積嚴重時,船隻甚至必須等漲潮才能進出港。(張建成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在爭取到漁業署補助後,縣府農業處6月已啓動抽砂清淤作業。(張建成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縣府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說,過往布袋第3漁港5年疏浚一次,但近年漂沙淤積速度加快,近3年年年辦理疏浚,以往要申請抽砂清淤補助,多半是淤積已達10到20%,達一定淤塞程度才啓動清淤,造成漁船筏進出不便,這次獲漁業署同意,縣府可以先提出計劃,由中央預先核列補助款,讓縣府以開口契約來施作,可以定期清疏,不讓航道堵塞。
另外,縣府曾委託成功大學進行水工模型試驗,試驗推估,北堤延伸後,可以有效引導淤砂至堤外,減輕港內淤積,考量到水泥堤岸造價不菲,200米就要4.8億元經費,還要經過環評,等延伸堤施作完工起碼要數年之久,緩不濟急。
於是縣府提出施作軟性防波堤構想,張建成說,以往清淤的砂土會用來回填或暫放他處,現可裝進沙腸袋,以類似綠色工法、生態工法模式,築出一道軟性堤防,又能節省經費,也讓淤砂有去處,還能測試軟性堤防阻砂效果。
縣府今年目標是先築50米長的軟性堤防,再逐年延伸。蔡易餘認爲,此舉可邊做邊觀察沙流動線,再來精準決定最終延伸堤方向,他也再次建議漁業署逐年編列預算,循序漸進推動北堤延伸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