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墟中找回希望 緬甸地震災後的重生力量
文/賴芃縈 編輯整理
▲9/12第一場緬甸災情實況分享會,即將登場。
靈鷲山緬甸大善園寺帶來災區最新消息328 強震撕裂實皆地區,不僅瓦礫堆積、民宅受損,當地一座小型寺院也在震後遭受嚴重毀損。寺院內兩棟主要建築倒塌,所幸院內僧衆均未傳出重大傷亡,但生活與修行場域瞬間失去,重建與安置成爲當務之急。
事發當時,65 歲的南達達拉長老正在校內監考,強烈餘震發生後,長老與僧衆立刻投入自救與互助。寺院管理團隊與四十多位比丘、沙彌在震後第一時間展開清理與物資盤點,並在廢墟中一塊一塊挑揀可用建材,製作臨時生活設施,花費約一個月時間完成初步安置工作。受損建物倒塌後,僧衆臨時集中於簡易棚屋,學習、打坐、用餐與睡眠皆在狹小空間共度,生活條件大幅收縮。
地方居民與信徒即刻伸出援手,提供食衣及臨時用品;隨後,靈鷲山佛教教團介入協助,與當地團隊共同啓動重建計劃。新建工程採鋼骨及抗震設計,規劃爲兩層建築,迄今工程進度已過半,初步完工的樓體已成爲廢墟間的希望象徵。然而,整體重建與後續維護仍面臨經費不足、物資運送與人力調度等挑戰,周邊多處受災寺院同樣極需支援。
水陸法會延伸活動:災民現況報導爲了讓更多人看見緬甸災後的真實景況,靈鷲山緬甸大善園寺監院暨弄曼沙彌學院副院長 恆明法師 特別在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期間(9/10–9/17),於「緬甸大善園寺沙彌孤兒學院」攤位,規劃「緬甸 328 大地震災民現況報導」。活動現場將展出實地拍攝的災區影像,並邀請實地探訪的法師與老師分享故事,帶領大衆理解災民日常的艱困與堅韌。即使身在臺灣,我們也能透過關注、分享與祝福,將善念化爲行動。活動資訊• 地點:桃園巨蛋體育館(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 1 號)「緬甸大善園寺沙彌孤兒學院」攤位• 主講人:慈廣法師o 9 月 12 日(五)10:00–11:00、14:00–15:00• 主講人:碧珠老師o 9 月 14 日(日)10:00–11:00、14:00–15:00捐款支持若您無法親臨現場,也能透過以下方式,將愛與力量傳送到緬甸:• 線上捐款(信用卡/LinePay/行動支付)爲緬甸強震災民 點亮希望之光 捐款連結:https://weborder.ljm.org.tw/pay/payweb01?id=34• 銀行轉帳o 銀行:玉山銀行雙和分行(808)o 帳號:0129-966-141698o 戶名:財團法人靈鷲山佛教基金會o 備註:請註明「緬甸地震」
請與我們一起,爲緬甸震後重生點亮希望之光。
▲震後的廢墟中,是無助的眼神、顫抖的雙手,以及等待援助的身影。心道法師指示,「哪裡有苦難,就往哪裡去。」
▲倒塌的寺院實在太多,住宿成了很大的問題,經過考量之後,覺得組合屋是最快可以解決住宿問題的方法。
▲恆明師帶領職志工,到五所寺院舉行捐贈儀式,希望寺院能儘快進行重建工程,早日恢復寺院的正常修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