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放心買!多部門聯合啓動電商平臺合規經營專項行動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不想做飯?點份外賣;懶得跑腿買東西?手機下單。炎炎夏日,網上購物成爲“懶人”最愛的消費模式。隔着屏幕,如何放心買買買?成都將藉助大數據提升監管質效,政企共治信息共享爲消費者護航。

近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成都市商務局、成都市城市運行和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印發《“在成都,放心買”電商平臺合規經營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電商平臺消費糾紛突出問題,通過“快速響應消費者訴求、提升平臺監管質效、創新政企共治場景”,讓消費者“在成都,放心買”。

對於消費者來說,網絡消費投訴將得到快速處置。“我們將暢通大型平臺與成都12345熱線的訴轉直通,實現線上訴求‘投訴-響應-協商-處置’高效運行閉環。引導平臺主動開展糾紛化解,快速響應消費者訴求。”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方案》中提到,鼓勵平臺開發商家自主退款等工具,幫助入駐商家快速響應消費者訴求,引導平臺通過流量傾斜等激勵機制,獎勵響應速度快、調解成功率高、消費者滿意度好的商戶。此外,對反映集中的問題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屬地區(市)縣督促平臺企業落實整改措施。

爲從源頭防範消費糾紛,《方案》明確,將聚焦重點商品領域,完善網絡交易經營主體和載體數據庫,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研判投訴熱點、關聯風險等問題,開展常態化網絡交易監測。該負責人介紹,8月-10月,成都將聚焦12345消費投訴糾紛數據,對投訴數量較多的屬地平臺,全面開展摸排分析研判,加大監管工作力度。國慶前後,成都市市場監管局還將針對羣衆訴求,推出一系列舉措,包括引導3家大型平臺建立賠償先付制度。

記者瞭解到,此次行動將重點排查平臺濫用僅退款和保證金規則、規則執行不透明等情況,督促平臺明確規則適用範圍,消除不公平不合理條款;排查收費不透明、不合理等情況,督促平臺簡化並明確公示收費項目、優化收費標準和定價機制;排查直播商品假冒僞劣、虛假宣傳等情況,對消費者投訴舉報集中以及輿情熱點反映的重要產品加大監督抽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