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200億推TPASS 公共運輸僅微幅成長 交通部點出關鍵

行政院近3年砸200億元推動TPASS通勤月票,鼓勵民衆搭乘公共運輸。(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近3年砸200億元推動TPASS通勤月票,鼓勵民衆搭乘公共運輸,但交通部最新統計,去年公共運輸市佔率僅15.2%,較2022年僅成長0.9個百分點,仍未超越疫情前的16%水準。交通部表示,私運具持有狀況要大幅下降,公共運輸市佔率才能提高,針對民衆外出習慣仍有鼓勵空間。

交通部統計處分析,去年全臺民衆使用公共運輸市佔率爲15.2%,代表民衆使用各種運具每百次中,約有15.2次爲搭乘公共運輸,雖比2022年增加0.9個百分點,但仍未達2020年的16%水準,至於私人機動運具市佔率則爲72%。

再觀察受訪民衆居住縣市公共運輸市佔率,臺北市38.3%、基隆市33.4%及新北市29%最高,桃園市及高雄市也分別有12.9%與10.2%,其餘縣市皆低於10%,其中以雲林縣3.8%、彰化縣3.4%及南投縣3.3%最低。

政府3年來斥資200億元推行TPASS政策,大力鼓勵民衆搭乘公共運輸,分析近年全臺公共運輸市佔率,疫情前2016年曾達18.1%高峰、2020年16%、2022年14.3%,去年也僅回溫至15.2%,成長幅度不如預期。

統計處說明,去年公共運輸市佔率較2022年提高0.9個百分點,是因疫後民衆生活復甦及政府政策推動影響,疫情時大家不太敢搭公共運輸,曾落至低點僅14.3%,當時許多人購買了運輸工具,經過2年,要馬上恢復不太可能,但交通部持續推廣相關政策,去年統計也顯示,私運具市佔率有呈現下降趨勢,可見政策有帶動公共運輸成長。

統計處表示,繼2023年7月推動TPASS以來,搭配相關政策推動,今年續推TPASS 2.0常客優惠,後續成效待觀察,不過私運具持有狀況要大幅下降,公共運輸市佔率才能提高,針對民衆外出習慣,仍有鼓勵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