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1,332億再買20架颱風戰機 北約大國要減少對美依賴

「歐洲戰機」(Eurofighter)公司打造的先進「颱風」(Typhoon)戰機。(圖:shutterstock/達志)

德國聯邦議會預算委員會8日正式批准了價值37.5億歐元(約1,332億臺幣)的採購案,再訂購20架「歐洲戰機」(Eurofighter)公司打造的先進「颱風」(Typhoon)戰機。

綜合外媒8日報導,這些戰機將採用第五批次(Tranche 5)標準設計。德國國防部在聲明中說,這些戰機將配備新型「主動電子掃瞄陣列」(AESA)雷達,預計會在2031—2034年間交付。聲明說:「颱風戰機是德國戰鬥機隊的支柱。這次採購第5批次戰機,在於逐步將老舊「龍捲風」(Tornado)戰機的電子作戰與偵察能力轉移到一個面向未來的平臺,」以確保德國繼續履行對北約目標的承諾。

而德國已在2024年6月宣佈,打算採購第5批次「颱風」戰機,以補充「四馬戰車計劃」(Project Quadriga)中已訂購的38架戰機。「颱風」戰機由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組成的「歐洲戰機」聯盟共同研發。這次採購是預算委員會批准的7項武器系統採購案中最昂貴的一項,同時還包括價值4.12億歐元(約146億臺幣)的「颱風」戰機模擬器,用以支援飛行員訓練。此外,德國還批准了價值約11.3億歐元(約401億臺幣)的計劃,用來提升「颱風」戰機的電子戰力,以致力「壓制地面防空系統」。

德國國防部說:「颱風戰機將配備[由紳寶(Saab)製造的]AREXIS自衛系統及相應的空對地導彈,進一步提升電子戰能力。」而相關採購案是德國總額超過70億歐元(近2,486億臺幣)國防計劃的一部分,以加強北約的電戰及情搜能力。這些新戰機將確保「颱風」戰機的運作壽命延長至2060年。

事實上,德國預算委員會共批准了14項國防提案,而每項都超過2500萬歐元(近9億臺幣)的審批門檻。德國國防部承諾,未來會提出更多「重大」的武器採購計劃,以提升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的戰備狀態與裝備水準。

而這反映了德國在歐洲安全挑戰上升及北約義務壓力下,致力將軍事現代化的決心,同時促進歐洲航太產業的持續發展,並推動歐盟減少對美國防禦系統依賴的戰略自主目標。然而,相關高額投資卻可能引發國內關於軍事支出與社會、氣候計劃優先順序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