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爲瀾湄合作添“金”彩

2025年,瀾湄合作機制邁入第十個年頭。雲南省作爲參與瀾湄合作的前沿省份,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與湄公河五國緊密攜手,爲“金色平臺”增添精彩,爲瀾湄國家命運共同體落地生根不斷貢獻“雲南力量”。

建機制,夯實合作基礎。雲南省與湄公河五國實現合作機制全覆蓋。中國雲南省與越南老街河江萊州奠邊省省委書記年度會晤機制、雲南—老撾北部合作工作組、中國(雲南)—緬甸合作論壇、中國雲南—泰國合作工作組、中國(雲南)—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合作工作組等相關機制會議陸續召開,機制運轉平穩有序。圍繞地方治理、紀檢、執法、交通、農業等發展議題,雲南面向湄公河五國黨政職能部門開展專題研修、培訓和參訪活動,加強交流,凝聚共識。

促互聯,織密立體交通網。雲南省“五出境”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成形。中越、中老、中緬國際通道高速公路境內段已全線貫通,中緬清水河通道預計在2025年內實現境內段高速化,境外段中老高速萬象—萬榮段已建成通車。中老鐵路“黃金線路”效應日益顯現,造福沿線。開通以來至2025年7月,全線累計發送旅客突破5500萬人次,運輸貨物總量超6300萬噸,客貨運輸服務網絡已輻射老撾、泰國、越南、緬甸等19個國家。中越鐵路境內段全線開行動車,中緬方向昆明至臨滄、昆明至保山段鐵路建成通車,保山至瑞麗鐵路正抓緊建設。全省累計開通至南亞東南亞客貨運航線75條、通航城市43個,實現湄公河五國重要城市航線全覆蓋。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發展勢頭良好,集裝箱運輸實現零的突破,關累港口岸邊民互市貿易市場投入使用。

增動能,深化經貿合作。湄公河五國長期保持雲南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2024年,雲南與湄公河國家進出口總額達1017.65億元,佔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比重40.9%,對越、對老貿易保持兩位數增長。雲南省對湄公河國家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達87億美元,在五國累計設立投資企業680餘家。中國—南亞博覽會、瀾湄水果節、邊交會等成爲共贏平臺,雲南對湄公河五國推出單邊開放的“三免三便利”政策措施,有力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度。

護平安,築牢安全屏障。2011年12月至2025年7月,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機制常態化開展,累計完成155次聯合巡航。雲南省依託與越南北部、老撾中北部、緬甸北部、泰國第五警區建立的省州市縣雙邊合作機制,及邊境禁毒、打拐聯絡官辦公室,加強執法交流、聯合執法等合作。2024年11月,瀾湄執法合作學院在雲南警官學院揭牌,配套構建符合區域國際執法培訓課程體系,成爲區域執法能力建設合作的重要平臺。

添活力,拉緊心紐帶。2024年,雲南省高校共招收7000多名湄公河國家留學生。全省11所高校在湄公河國家設立20個境外辦學機構和項目,累計培訓各類人才2000餘人。瀾湄職業教育聯盟和瀾湄職業教育基地發展成爲“瀾湄職教”品牌,瀾湄國家文化藝術節、瀾湄視聽周、瀾湄國際電影周、瀾湄合作大理馬拉松賽及中國藤球公開賽、“一江情·一家親”人文交流活動等豐富多彩。瀾湄“愛心行動”以及太陽能路燈、清潔用水、垃圾處理等“小而美”示範項目,爲各國民衆帶去希望和實惠。(記者 韓成圓)